先写扣0.5分理由,这个故事不重推理,只是很多人安利它的时候总把注意力放在"不停反转"上。奔着这个噱头去,就可能会出现点失望的小情绪(也可能很多人喜欢吃这套安利)。

里面的女性塑造,比如女警察????‍♀️,女上司甚至女记者这几个主要角色各有各的问题,看剧时容易被气得火冒三丈……而女凶手也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又是一些刻板印象了????

再写为什么值得4分。
第一分给男主,从迷茫,无奈,只想维护公正和真相,到坚守住底线,再到最后屠龙者终成恶龙,回到警局用自己的方法去守护他心目中的正义,很有人格魅力的角色,在绝望的大环境里做了充满人性的选择。有这么一个角色在,不至于在这部剧里感受到百分百的绝望。

第二分给第一处社会现象讽刺——西班牙法庭的陪审团制度。

但丁是本剧被包装出来的第一个凶手。

法庭审判他是否谋杀了亲妹妹,在缺乏谋杀证据的情况下,陪审团认为他没有私德,于是不懂法律的几个人投票认为他有罪。

先别急着认为但丁无辜,也先别急着认为陪审团判错了。

这剧讽刺的是,陪审团没有判错,而但丁也并没有谋杀亲妹妹。

很讽刺吧,陪审团制度,一群不懂法的人,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审判私德,却阴差阳错帮了但丁和死者(但丁亲妹妹)的大忙,帮忙让保险公司付了死者一大笔保险金,保障了但丁家人的生活质量。

是不是每个字看着都挺炸裂的?????

没错,无人关心的真相是:但丁和死者其实在骗保。只要死者死于非命,家人才能拿到一笔数额巨大的赔偿金。所以但丁在妹妹选择自杀时,为了不白费她的命,帮忙动手了,自愿成为了凶手。

第二分,给舆论审判(陪审团制度又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舆论审判?)

女记者出场了,她找到陪审团里一位投"无罪票"的人,听她说完她自以为的事情经过后,便将但丁包装成了"一位被法庭错判的无名英雄",借着"大巴劫匪案"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舆论逼迫警方,要求无罪释放所有"人证",要求法律还但丁一个公道。

女记者算是本案第一个小丑????吧,但她在乎她口中的真相是假的吗?

她并不在乎呀,否则为什么只听一面之词,不去核实,不去调查真相后再从客观角度去报道?

人家要的是流量,是升职加薪,像不像互联网上吃人血馒头的广大自媒体们?此处应有共鸣。

参与这场舆论的民众被女记者的报道操控,指哪儿打哪儿,他们被司法愚弄,被媒体愚弄,想要正义反而成了最可笑的????,最卑微的傀儡,是乌合之众吗?还是可怜又可悲,连反抗都找不准方向的蝼蚁?

第三星,给这部剧胆敢讽刺司法。

纯属倒转天罡吧,只要能结案,只要能安抚暴怒的群众,就算但丁不是"大巴劫匪案"的凶手,没关系,也能以此结案(男主被气的要辞职,没成功,便被放了长假)。

这便回到了我们故事主线:公交车上出现了劫匪,警察赶到时死了三个人,剩下活着的人宣称这三名死者都是绑匪,是抢劫时被车上一名乘客反杀,在警察来之前,这名凶手便逃之夭夭了。

这名凶手便是"但丁"。

警方要求这些人指认逃走凶手的模样,衣着,但人证们供出了不同的证词,警察怀疑他们故意不想让警方找到凶手,以妨碍司法,包庇凶手罪扣留了车上所有人。

以下是媒体报道:司法欠但丁一个公正,他不是凶手,是拯救他人的无名英雄。

男主通过监控以及但丁逃亡的痕迹一路追踪,终于和但丁持枪相对,得到了但丁无可奈何的说词:我不是凶手,媒体报道的都是错的,那6个人在撒谎,我没有开枪杀任何一个人。女警官不信,两人将但丁逼的跳下断崖,潜入水底才脱身。

男主重视了但丁的说辞,认为他刚刚没有对着抓捕他的警察开枪,不像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如果但丁真的没有开枪杀人,那真正的凶手就在如今舆论喧嚣,上司顶不住警局外民众自发游行示威的压力,只能宣布无罪释放的那6位"证人"中。

是不是很荒谬,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就是第四星的来源,荒诞的社会,荒诞的现实。

男主赶回警局,有了新的调查方向,赶在人证们被释放前,重新提审,提到了第二份真相:其实是但丁走后,车上其他乘客去抢枪,误杀了两名绑匪,也索性灭口了最后一名绑匪。

男主将他得到的真相告知上司,希望上司目前不要释放这6个人,上司此时贡献了全剧最精彩的台词:
真相?没人在乎真相。人们只想抱怨,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无论他们是对是错。知道最糟糕的是什么吗?如果我认为我相信的是真相,你也认为你相信的是真相,那就意味着没有中间立场,没有商量的余地,便只剩下暴力,强权即公理。

好的,让我们重新来理一下这部剧,是不是完全符合这段核心思想。

为何会诞生陪审团制度?

因为法律失去了底层人民的信任。

当民众不再信任法庭判决,当高高在上的特权压在底层人民头上,当真相变成了政治上无足轻重的灰尘,反抗便开始了。

剧里因为媒体报道,民众相信了但丁是一位被法律冤枉的可怜人,也相信了他是一位在逃亡路上,还路见不平,勇敢站出来击杀了绑匪,事后不留名的英雄后,便开始了向法律示威,向警局宣战,干扰正常办案流程,强行要求警局释放所有"证人",并宣判但丁无罪。

底层人民团结一心也能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可惜他们就像无头的苍蝇,既没有能力得到真相,也不关心自己是否得到了正确的信息,便盲目的开始了冲锋。

这简直太合理了!大众哪来的调查意识?没有调查又如何得到正确信息?即使调查了也未必能识破谎言,他们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人又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心安理得撒谎的。

上层为了稳住民众,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明知道真正的凶手留在剩下的6人中,权衡利弊后,仍顺应民意,无罪释放,就此结案。

此时的"但丁",不再是一个人,他只是一个符号,承受着莫名其妙并不想要的美名和黑锅,逃亡路上被一枪打进了医院生死不明,被警方藏起来彻底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野里。

而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还要扣0.5分的理由了。

从一开始警方调查这起抢劫案时就已经摆在所有人面前的线索,但男主却疲于追捕但丁,应对愤怒的民众,没有深究的线索。

第一条,这辆来往于机场的大巴上出现了三个没有登机记录的人,他们各自给出了自己去机场的理由。

第二条,死者是三名机场的保安人员,手机里发现了高利贷债务。

第三条,全车其余幸存者证词:劫匪用他们的身份信息去借高利贷,再转走了这些????。

第四条,每次阻止其他人开口,推搡他人的都是同一个人。

第五条,每次抢先开口说出被隐瞒"真相",立马得到其他人的附和,关键有用的"证词"皆出自同一个人。

真相真的很难得到吗?当所有人都不想要真相,自然千难万难。

最后一集致敬男主,脱胎换骨,成为了真正的"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