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第几刷这部片子,又有了新的感受。

看到男主和女主的相处状态,完全就是回避型和焦虑型人格的相爱相杀。两个演员真的是把角色演活了,无论是站在哪方的视角,都是现实里真实的男性和女性的困境,他们都具有人格魅力,但他们也同样残破不堪。爱原是治愈的良药,但在这样的关系里,爱是彼此无法逃离的牢笼。

女主从小被父母掌控,把自己人生的失败瞬间转变为一个虚无的完全了不起的自己,她的灵魂从小就被当作一件商品出卖,她也深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的逢场作戏,在这样的背景下,真实的自己变成光鲜亮丽的形象背后的阴影,女主曾经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得体的,但没有爱。女主的性格从来都是坚强的,她接受现实,不喜欢啰嗦,不喜欢抱怨,手脚麻利,上进积极,做事有计划,聪明心细,手里时常捧一本书,大学主修文学、心理学, 我想这样的设定并不只是为了刻画她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上层形象,到常青藤也完全可以学其他的学科,为什么学文学和心理学,我想她大概也是为了救自己。在虚无的泡影之中生活的人生只有借由想象来慰藉,文学和心理学不仅是了解和掌控他人的一种视角,也是了解和掌控自己的一种方式。女主从小生活在优渥的家庭之中,现实的苦难对她来说是不具体的,遥远的,她的所有痛苦都来自于她的内心。那个外部的她强大且夺目,而那个内部的她瑟缩而任性,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人身上总是充满矛盾感,其实她的行为逻辑是,用外部的一切工具满足内部的一切要求,像是一个为了内心的渴望不顾一切的精密武器,看似有条不紊,其实处处铤而走险,内心的渴望也仅是为了填满没有心的自己。女主说自己不想变成那种典型的妇女,歇斯底里,感情过剩,没有安全感,为了挽救婚姻无所不用其极,可最后,她早已变成了这样。女主是一个极端强势的人,她认为爱是完全认同,如果做不到认同,只要爱她,对方也应该妥协,这种爱也许是她父母对她爱的延伸,正如她曾经也因为对父母的爱而做出的妥协一样,这样的妥协带来的是她家的财富,而这次在她的婚姻中还为她额外带来了名望。这样的经历让她认为爱的最终目的不仅包括爱,还有利益。只是她一直没有自觉,当爱用来交换利益的时候,爱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从来就只有利益。那些他人的目光,财富,名声,是她麻痹自己内心真实渴求的外部安慰剂,从来如此,她表演的如鱼得水,她的婚姻,就是她命运的缩影。曾经与男主的相遇就像是命定的救赎一般,男主对她真实一面的接纳,让她意外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感觉,那是对前两任都没有过的珍惜,男主的接纳是她永远的执念。但在之后的生活中,她无法忍受不充裕的生活,无法接受男主与自己的不同,她早已陷在曾经的泥沼中,无人解救,她要打造一个完美的爱人,如同曾经的她一样。真实是如此难以接受,所以选择了回去,选择了想象,选择了疯狂。就算抱着爱人的尸体,那也是最永久的相伴。这个角色真的非常戏剧化和有魅力。

男主则是有一个婚内出轨的、脾气暴躁的父亲,他总是陷入自己的情绪问题中,消极、逃避、获得新的刺激,是他面对问题的方式。他对生活是迟钝的,什么都不太上心,也不在意,在电影里面男主好像都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他对生活的态度是悲观失望的,遇到失业,他比女主更慌乱,而之后也仅仅是躺在家里打游戏逃避。从某种程度上,女主所说的那个她爱的,追求她的,风趣幽默又深情的男人,只是男主生活的一小部分,男主的内心,大部分都是悲观消极的。好像两个人在谈爱时,只记住对方的好和那些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瞬间,当说到对方身上的缺点时,都彼此怨恨,所以他们爱的到底是眼前具体的人呢,还是他身上有的那几个特质。婚姻为什么让人难以接受,也许只是因为揭开了另一个具体的人真实完整的一面。这样的感情,无论结不结婚都难以为继。爱是像看见自己一样看见另一个人,像接受自己一样接受另一个人,爱是广阔的,容得下生命的,而不是偏执单薄的喜恶,更不是虚妄的想象。爱需要反思,需要温和,需要耐心,爱是平静和沉淀,是厚重的生命体验。

消失的爱人是婚姻的悲剧,也是个体的悲哀。本片还有很多可以思考的点,比如男权社会下男性和女性固化的状态和内心困境,媒体对家庭的解构,舆情背后的社会心理学等等,篇幅有限就不细说了。我想本片最吸引我的点还是:若没有自觉,靠他人之爱永远无法缝补上自己的内心。

片中的爱人从未消失,也从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