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二剧本薄弱、逻辑矛盾、台词极差、审美降级,比封神一差了不止几个档次。人物人设一句一变,根本立不住。剧本极其套路,且和封神本身的东方神话内核毫无关系,完全是按照西方英雄战争电影的套路来的,甚至很多镜头你都会觉得似曾相识。杨戬怀抱婴儿以及西岐百姓载歌载舞的情节和画面,不仅生硬,而且只要你阅片量够广泛,都会觉得太熟悉了,完全照抄硬搬,没有自己的逻辑和灵魂。全片大部分都是类似此般,对情节毫无推动作用,拼凑得莫名其妙的桥段。
大规模战争场面没有,只看到了婆婆妈妈的“儿女情长”,硬生生把封神一的宏大叙事限缩成土味古偶,多线并重的人物关系简化成二人转,净是男女主你救我我救你的无聊戏码。最主要的是,都是莫名其妙的救,毫无理由和章法,连质量好点的古偶都不会沦落至如此单薄的架构。
姜子牙、哪吒、杨戬在战场上毫不出力也就罢了,哪吒竟然还来了一句“修仙之人不能杀生”,这可是在战场,哪吒可是天地第一杀神。请问编剧,电影是叫封神还是道德经?
最扯淡的是,东方神话体系,竟然给闻仲来了个西方的“恶魔之眼”,那图案滑稽的,真给我气笑了。美术指导是没文化还是怎么的,能不能设计一个符合东方文化的图案。艺术果然不能让没文化的人搞。
邓婵玉身为女将军,根本不需要cp,导演却硬要矮化她,剥去她的盔甲,给她拉郎配,使其成为男主的附随客体,这只能体现出某些男性导演既想吃女观众的红利,又摆脱不了刻在骨子里的愚昧、狭隘和无能。花了那么多时间和戏份给邓婵玉,却只为了捧演员,完全没有体现出邓婵玉身为女将的杀伐飒爽之姿,纯粹落入男权对女性的期待和刻板印象,无欲无求,只有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女将军三个字,他还是把重点落在了她的性别上。她是女人,那么必须赋予她怀春的属性,必须被一帮男的性骚扰。出浴那场戏,她作为上位者,即使赤身裸体,下属也不敢有妄念,但下属的反应却分明还是把她当做了一个普通女人,而非我军主帅。战时应当只有军衔,没有性别。在邓婵玉的大段戏份当中,导演没有给她塑造出高光时刻,反而还是让这个角色落入了男权诅咒的圈套,人设既不立体饱满,也没有吸引人的高级人格魅力和弧光。
姬发简直沦为衬托邓婵玉的工具人,不仅没有成长,反而被强行降智,第二部只体现了他一个字,蠢。不仅三番五次莫名其妙去救敌军主帅,还主动投降,哪有第一部的坚毅、果敢、明辨是非和反抗精神。姬发作为天下共主,竟然会在天下生民和一己私情面前犹疑不决,还要靠邓婵玉来抉择主动牺牲,他的人设就已经坍塌。特别是这种救苍生还是救心上人的戏码,你要么就坚定自己为苍生请命的清醒信念,杀伐果断,要么就宁负天下人也要让所爱之人苟活,做个深情情种,这两种人设都经得起心智和智商的考验,立得住。就算是天下共主,也会有成长和改变,这都很正常,就怕导演直接把姬发降成弱智。要是你有本事把姬发思想斗争的合理性拍出来,逻辑自洽,也没问题,但你没有。姬发犹豫不决强行降智,就是导演不尊重观众,强行给邓婵玉加不符合逻辑的高光戏。更何况还是这种古偶里已经拍烂的戏码,竟然还能更烂。
评判一个导演的审美、品位和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看ta会不会加莫名其妙的感情戏。凑内容、搭剧情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让主角谈恋爱,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这种感情线无益于主题和内容,更无助于角色人设的成长和树立,甚至有害。
封神二全片就一句话,莫名其妙。导演分明是把观众当傻子,完全没有尊重电影本身的故事、人物、情节,以及花钱买票的观众的金钱和时间。
为了验证乌尔善的审美和水平,特地看了《异人之下》,不出所料,烂穿地心。不知封神一是乌尔善超常发挥,还是只挂了个名。
乌尔善,真是高看你了。你要是想通过文化献媚,讨好西方,贬低中国神话体系,抬高你的“长生天”,那电影票房不保,只是最小的恶果而已。
真怀疑第一部是乌尔善拍的吗?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放心去飞,勇敢去闯
虽然瑕疵多,但立意上其实是非常不错的一部电影,只是给张校长无中生有了一个配偶,有点无语。看完之后才知道为什么之前被黑得那么严重,他们害怕,女性在学习方面整体本来就比男性做得出色,他们害怕女性会做得更出色,争抢有限资源,他们害怕有更多 ...
性剥削
曾以为涉嫖男性应属少数,因为至少有HIV这层威胁,但实在低估了男性对性欲放纵的追求,比起明天是否会死(其实是否中HIV、性病等也是在赌博,嫖客同样是赌鬼,只不过赌的是自己的健康与命,当然很多嫖客对自己有各种心理建设和安慰,比如认为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