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结局,再回想伊藤秀夫刚出场时的第一个特写镜头,像一个平静的回望和凝视,很难相信这居然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看不到丝毫人性的角色。伊藤秀夫可能会成为二战电影角色图谱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能看到一种嗜求血腥和暴力的纯真感,一种在地狱里寻找天国的兽性目光,让人明白为什么日本全民族会为了战争陷入癫狂和高潮。

高叶贡献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演技,显得跟她对戏的王传君只会没有逻辑地大吵大叫,高叶能够稳住节奏,没有被他带跑偏,真是不容易。

刘昊然作为主角的功能性太弱了,好像设置他就是用来喊口号的,看到高叶饰演的林毓秀伤痕累累地从日本人那里回来时,他居然只是问了一句“你去哪了”,就没有别的反应了。这本来应该是两人加深情感链接的时刻,也会让后面林毓秀翻出她和胡蝶的电影胶片那一刻更有情感冲击力。

伊藤翻看被掉包的底片那里,其实只要放南京群众的照片本身就足够有力了,简单处理成主角团通过调换底片达成一种对伊藤淡淡的嘲弄和戏谑,不适合再叠加群众的受难画面,配乐也选得很不合适。事实上影片高潮处的配乐都差很多意思,画面还在叙事,音乐就像写命题作文一样自顾自地抒情上了。

这电影真的不适合小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