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提前开始的假期,一口气看完了8集《何以中国》。其实第一集在开播时就看了,当时能感觉画面和文学的精致程度,但宣传时以考古为名,却似乎文物出现的并不多,设想这大概又是另一个《河西走廊》或者《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这样的历史片,所以就搁下没继续追了。

直到放假无事,打开腾讯视频,自动跳出来推荐的还是《何以中国》。从第二集开始看,竟然一下子就进入到最喜欢的模式,越看越引人入胜,连呼畅快。与此同时,一边觉得自己学识太浅,史前时代几乎一无所知,自己似乎是个小学生在恶补。一边又觉得即使是在商周时期,那些从文物考古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历史的方式,给我了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看片体验。

看豆瓣网友评论,大都在夸文字美、画面美,制作团队写的也基本是围绕复原的细节展开,但我想说的,是对中国历史的全然刷新的收获。

我很爱看历史性书籍,一直知道文献之外,近年来说的比较多的是考古写史,实际上去博物馆,能看到的文物都比较抽离历史场景,给出的信息实际很有限,无非朝代、器型、技艺等等。更不要说石器时代那些石头、陶片,既缺乏当代审美的价值,又很难辨别其中的演变。《何以中国》真的复活了文物诞生和使用的时代,从摇篮、星斗到古国,这样的史前图景像电影一样出现,天南海北又渐渐产生了对话和联系,文物回到出土的墓葬产生了新的关于社会性质的分析。

今天为了吸引大家消费,各个平台都在做唯美的或者卡哇伊的文物变体,或者用一些元素抽取出来夸张放大,用奇异或神秘的氛围来造故事。相比之下,《何以中国》太不苟言笑了,但这背后,我能看出的是一种极致的考古人的使命感,这种内在甚至是不张扬,也不在乎观众能否理解、能否跟上的(我承认,很多段落我没完全看懂,信息点太密、专业内容太多是个接受传播的难点,应该也是这个片子最大的“缺点“)。这本纪录片就像一个绵绵密密的手工编织,很难想象,每一个知识点的获得,考古学家付出了多少青灯黄卷的努力,也很难想象,这样一部非考古绝不为世人所知的地下历史,要像今天这样被串联起发展逻辑,清晰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团队该是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刻苦。

其实看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疑惑,比如二里头和夏的关系。有位老同学是山大学考古的,我问他观感。他说他身边的考古人都在看这部片子,其中很多新的内容,他们自己都是第一次看见,很感动也很震撼。我问其中看出毛病吗,他看到自以为专业的那些网友弹幕,其实90%都是自己的主观理解,离考古专业很远。而少数值得商榷的点,是存在于考古学家内部不同的观点讨论,这部分网友们几乎是看不出来的。朋友最后说了一句话,这片子门槛比较高,现在也许观众能真正看懂的不多,但十年内一定成为经典,十年内也想不出还能怎么拍更好的片子了。

另一个我很想为《何以中国》写一篇长评的原因,还在于这本历史纪录片没有忘记普通人,他甚至把普通人当成历史的主角来塑造。黑夫和惊并不是什么新故事,之前看到过一部纪录片中两兄弟在风和日丽的露营地,像度假一样,气定神闲写这封结尾在“急急急“的家书,就感慨,读懂人是门功课啊。《何以中国》里他俩的味道就对了,最后一集里又用同是睡虎地发掘的喜的故事描写了秦的统一过程,黑夫兄弟死在战场,喜回到家乡,大时代的普通人,这样的命运的呼应太巧妙了。《封神榜》对商的刻画其实和传统差别不大,到这部纪录片,《殷商》给了我很多新的理解商的契机(这集是我的最爱)。不但从早到晚第一次让我了解了商的演变,大概是因为考古发掘的成果丰硕,还展示了很多的叙事角度,比如王族、将军、女性、驭手、工匠、占卜者、方国势力等等。在这集也出现了具体的普通人,在纣王鹿台自焚之后,竟还继续把落点放在说普通人,“甲骨文也无法言传的悲欢离合”。这种执着大概在那句已成金句的话里,道出了导演和编剧的取舍。“我们所以为的历史,常常与帝王将相、朝代更迭有关,其实,在万年的时光中,历史更是日升月落、炊烟袅袅的日常生活”。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是2023-2024年,很多人大概和我一样,都活得有些说不出的苦楚和无奈,但能看到还有人这么认真投入去做这么出色的片子,似乎阳光又洒进了阴霾天,真好啊。

这就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中国纪录片,他不空洞,不柔弱,不伪装,他充满对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的情感,满屏都是对中国和中华文明的眷恋,这样的片子对你我看过他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福报,看我们的祖先走过的这蹒跚又坚定的路程,就该相信,你我不会被遗弃,世界总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