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必蹲的系列,今年也如约而至

当年的惊鸿一瞥入坑且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一日灯丝终身灯丝,市面上各种《鬼吹灯》的影视化改编也算是看了个遍,在评价系列书籍影视化上,觉得自己还是可以说上两句的。

...

在当年一众良莠不齐的改编市场中,这个系列横空出世,以优良的品质和中式机关融合、包括演员演技等方面收获众多好评,也成为了《鬼吹灯》网剧中开创性的作品,奠定了高品质的基调。后续的系列连续剧作因为种种原因也遭受过质疑,过程起起伏伏,但今日回看个人依旧认为不管是故事完整性、风格连续性还是质量水准上,这个系列依旧是市面上最好的存在。

首先最值得一提的是系列感。

...

铁三角一连签约五部固然是系列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熟悉感的决定性因素,熟悉感来源于剧集的各个方面。首先出镜角色全部都是“回归”状态,而非重新上线,将人物重新对号入座这件事在这个系列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像大金牙、陈瞎子、明叔、陈教授全部都是熟悉的面孔,这才让一年一度的鬼吹灯更加珍贵,更像一场与老朋友的约定和重聚,让追剧成为一种情怀。

并在系列的细节元素上做到了一以贯之。探险前陈瞎子卜卦、每回探险前必有的火锅局(ps:之前的铜锅变成了景泰蓝的哈哈哈哈,包装不同依旧是火锅)、大金牙从始至终说的都是“西北货”“大呲花”、以及探墓王胖子的执念“红裤衩”(ps:这次下海就不用带了)、胡八一的ptsd、时长会响起的《啊,朋友再见》,细节决定成败。

加之风格的延续性,每部“鬼吹灯”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情,地图风格,但依旧让人觉得新鲜又熟悉的原因除了人物、元素细节还有风格的延续。刺激探险+插科打诨的笑点无疑是“鬼吹灯”的标志性元素,在猎奇、刺激之上给予了情绪足够的缓冲和观剧的趣味,也让鬼吹灯更加能走向国民ip、而非仅仅成为题材佼佼者的原因。

其次是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

“眼”系列有始有终,铁三角终究打破诅咒合理续命。几部的衔接上始终贯彻着核心锚点破解诅咒,将“眼”元素融合到了每一部的墓穴机关和地域文化之中。故事承接的顺畅和合理性毋庸置疑,除了得益于原著的扎实、也要肯定在影视化创作过程中的保留,直到南海归墟这一部,虽然走出了主线故事,依旧找到故事进一步走下去的原由,不仅是在于契机提供更是角色人物的合理性。

从《龙岭迷窟》开始,铁三角的不断磨合、在一次次探险中更加默契,几部下来明显能感觉到默契指数是不断上升的,从铁三角失衡到所有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加契合人物形象都是向好的过程。更有是角色关系的微妙变化、每个人那存在于铁三角之间的角色慢慢发生了改变、也渐渐地找到了人物根源性的表现,以及种种经历带给角色的一种成长,一直伴随系列剧的应该更有感受。

从最初shirley杨加入,铁三角初步成立,到三个人的团队中出现两个人的小团体,也就是胡杨cp逐渐的情感升温,王胖子就成为铁三角中磨合剂的存在,直到《南海归墟》人物的定位愈发清晰,也让这个组合愈发体现出缺一不可。胡杨cp的情感更是经历生死到劫后重生,将要开始崭新的生活。上一部讲到shirley打破诅咒不愿再过生死一线的生活,而胡八一也决定金盆洗手和shirley杨结婚去过安稳的生活。有意思的就是再起波澜的点,陈教授的托付更像是一个借口,本质上是胡八一DNA里刻着的冒险性人格,摸金校尉骨子里对探险的渴望和一种特殊传承的放不下;而shirley则是对胡八一安危的担忧和对其意愿的尊重,能看到更多角色的成长。也是这一部里shirley肉眼可见温柔许多的原因,酷飒而不失女性柔软才是shirley的魅力所在。

不仅找到了故事继续下去的原因,更展现了人物行为的内在根源,这来源于班底和演员对角色的更深了解,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胡杨cp如是,灯丝和鬼吹灯亦如是,种种外界声音让我愈发担心《南海归墟》作为系列的倒数第二部,或许会成为最后一部...更要珍惜每一次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