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运可以在大一的始业教育,听到罗攀老师的讲座
2016年,在拍摄《我不是潘金莲》时,罗攀老师也遇到了人生中的重大改变。拍摄电影的难度主要有:筹备时间短,数次换剧本,投资公司加压。
一开始,冯小刚给罗攀团队几稿剧本,当摄影组花了一个月筹备差不多时,冯导又给了最后一版。这个时候罗攀才知道:
哦,原来《潘金莲》是一部现代农村妇女打官司,而不是古装剧。
本部电影最引人争议的部分,就是全程有别于大多数电影的非常规构图,即方圆之间的交换。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时候是“圆”,什么时候又变成“方”。
简单概括一下:李雪莲在农村的故事是“圆”,去北京告官的故事是“方”。
圆形作为中国古典艺术常用手段,无论是苏州园林的窗户,还是古代花鸟画,柔和的线条配以圈中的景,整体呈现出南方水乡文化的美感。
电影大部分构图为圆形,所以画中的景拍的就很细致,构图也很考究(多为对称构图),让观众觉得看电影就是在看中国画一样。
对于方圆之间的转换,拍摄时可谓难倒了剧组。如何才能找到一柔一刚之间的交换呢?
罗攀老师说,有一次剧组去八达岭长城堪景,大家坐在大巴车上,对构图转换都毫无头绪。这个时候,大巴开进一个隧道,眼前变黑,紧接着当大巴从隧道开出的一瞬间,隧道出口拱形亮光变成视野范围可见的全景。
这不就是圆→方吗?!
大自然给予的最自然的转场,就是电影的第一次圆→方转场,李雪莲第一次坐车去北京告状。
当李雪莲发现告官无希望时,从寺庙烧香后回家。这段拍摄,罗攀老师说,当时他看到寺庙的圆形窗户,就让范冰冰站到窗前,1/3构图,完成了第二次转场。
这一段没有任何相似性转场,只是在戏后台谈到李雪莲有没有去北京,然后直接转场到北京的大巴。可能因为这一段的主角不是李雪莲,所以导演和DP就没有用巧妙的转场。(只是我个人的理解)
几年后李雪莲不再告官,而是开了家牛骨汤店。黄蓝色调为主带有年代感的餐馆占据画面中间1/3位置,左右两侧的黑色墙壁让观众仍然觉得是方形构图。
当李雪莲入画,一段跟镜头的推进,使得明亮的餐馆撑满整个画面,这是电影第一次出现全画幅场景。
在讲座中,罗攀老师分享到,当时究竟是坚持自我拍方圆,还是常规拍摄,也决定了他能否继续工作下去。
制片方认为普通观众难以接受非常规构图,因此要求换成常规画幅,要不然罗攀第二天就可以收包走人。
第二天,冯小刚找到罗攀,本以为自己会被开掉,没想到冯小刚说,这个剧组谁都可以走,但你罗攀不能走。我只听你一句话,是拍圆还是不拍,我只要你一句话。思考许久,罗攀告诉冯小刚:
冯导,我要拍圆。
好,那就拍圆,然后《潘金莲》就是我们现在所看的样子了。
“往往一些简单的呈现,它的背后往往并不容易,充满了坎坷,灌注了许多心力。”
罗攀老师如是说道。感谢罗攀老师能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为我们呈现出美的作品。
还有一个小故事,电影片头的油画,原本是古代春宫图,但因为有太多的裸体,过不了审,所以绘画已经接近过审的最边缘了。
对于本片的理解,有很多大大写了影片,我不再过度解释。现代官场现形记,简单的问题弄得这么复杂。
这让我想起余华在小说《第七天》里写到的小片段,一个小警官在追案时被害,他的父母就每年在人代会期间去北京告状,为了防止再惹事生非,每年到人代会时,地方政府就派人带这对老夫妻游山玩水,光是游玩的钱就是一大笔开销。
结尾来个小彩蛋,罗攀老师友情客串嘎嘎嘎
(所有内容来源罗攀讲座,271电影截图,原创,禁二传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