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我在观看完《十诫》后,第一时间所引发的思考,不过在讨论思考之前,我们先回到电影:
电影在布景和妆造在那个时代无疑是让人极其震惊的,电影试图还原圣经故事中摩西接受了神谕带领希伯来人摆脱埃及的奴隶制度的故事,电影受限于时代的原因,总体的风格还是具备着极多的舞台剧的风格,演员的表演也偏向于话剧表演。整体观感和当下的电影还是有一部分差异,但电影的场景极其宏大,部门镜头甚至有些油画般的构图和质感,近4个小时的电影不会使得人觉得无聊,并尽力将人物塑造的十分饱满。电影中牧羊女不愿意被物化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还提现了女性主义,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神学方面的思考。从电影的角度看来,是一部十分杰出的作品。
讨论完电影方面的内容,我们回到本片的标题,在看完电影后,不由的对圣经的故事所产生的一些思考,电影中不乏有人对于'GOD'的统治和旨意提出质疑,其中包括未被解放时的希伯来人,埃及的法老兰塞,不遵从十诫的希伯来人,还有未曾见过神时的摩西,都在一定程度上质疑过神是否存在,如果神存在为什么不来解救希伯来人?然而最终希伯来人还是等来神的代言人摩西,并通过一系列神迹将希伯来人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但让我感受到不适的正是这一系列神迹:它让河水污染让埃及人无水可喝;它让蚊虫传递瘟疫;它降下冰雹和天火惩罚埃及人;它杀死所有埃及人的长子;它分开了红海解救了希伯来人,同时淹死了追赶的埃及军队。正是这一系列的行径,不由的让我质疑起所谓的"GOD",除了解救希伯来人以外,似乎"GOD"并没有干什么正确的事情,而它让希伯来人剥离埃及人的统治细细想来似乎也是在用恐惧支配埃及人,而号称投入到自由行列的希伯来人,最后也因为违反神谕的十诫,导致整整一代人被放逐40年。
所以从现在的视角看来,虽然希伯来人脱离了埃及人的奴役,但只是投入到另外一个更加强大的力量的奴役下。另外让人感觉到讽刺的是电影中法老虽然下令杀死所有希伯来人的长子,但最终电影体现的却是埃及人的长子被"GOD"屠杀殆尽,同时通过折磨埃及民众开换得希伯来人的自由。所以"GOD"只是用一种更残暴的方式使得埃及人和不信仰"GOD"的人屈服,这种形式可谓是比法老更加残暴。基于电影源于圣经的故事,不由的让我联想到这可能是为了加强宗教统治所安排的故事,而这一切只是用另一层恐惧来加强统治和独裁者并无区别,以自由之名,行专制之实,再回到故事里不由得让我思考使我们屈膝的到底是自由还是恐惧?
尤其是摩西在被驱逐之前似乎是一个尊重人民,关心群众的伟大领导者,但在接收了神的旨意后,似乎仅仅变成了一个专政的傀儡,仅仅是按神的旨意办事,失去了自我思考和批判的思维。让人心寒的是直到今天希伯来人似乎还是遵守着所谓的教义,这种恐惧世世代代萦绕在人民的心头上,而统治者却可以为所欲为。最后我想说一句:请做见神前的摩西,只相信亲眼所见的"GOD",不要相信虚无缥缈的"GOD"。
电影评分:8.4分,考虑到时代因素从各个角度都是杰作,布景和调度放到今天也毫不过时,题材受限,但也会引起新时代的思考。
以自由之名,行专制之实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平静之下的荒诞
久闻《堂吉诃德》大名,可因个人的浮躁从未静下心来拜读过原作,今日在找电影的时候,恰巧见闻本片,同时因未拜读过原作,便找来一看,看能否窥之一二。虽未曾拜读原作,但《堂吉诃德》荒诞早有耳闻,电影开始便是老年的堂吉诃德和一位看似是仆人的桑 ...
温暖又温馨
查兹一天在公园偶遇了一位优雅的女性:玛格丽特,从此两人互相救赎的故事就由此展开了。电影不断的穿插的回溯查兹的成长经历,讲述他成长过程中在教育上遇到的缺失,而玛格丽特的出现仿佛弥补了他少年时期的缺失,这种如师如母一般的角色出现在了查兹 ...
权力永远不是你现在能做什么,而是你不能做什么
《还有明天》是一部在众多国产电影中杀出来的口碑之作,题材也是近期大火的女性主义题材,之前苦于时间安排一直没有观看,而近期上映流媒体后本片也算是在第一时间观看了本片,质量确实上乘,在一众同类型题材中也算的上是佼佼者。电影聚焦于二战之后 ...
一部合格的"湾仔码头"宣传片
五一档期的《水饺皇后》在2月后下架同时上架了流媒体,终于让我有机会睹真容。电影在上映前其实并没有掩饰电影想要拍摄的主角便是湾仔码头的创始人臧健和,而湾仔码头也在电影中更名为臧姑娘水饺。所以电影本身就已经确认了自己的目的,一是纪念一下 ...
梦境,回忆,现实
电影开始于拥挤的公路上,车堵的水泄不通,而男人基于从这辆汽车中脱困,想要脱离原本的轨迹,可两边拥挤的车内连门都无法打开,一辆辆满载人群的车辆中,一双双眼镜冷眼旁观着男人的徒劳无功。随着男人脱困而出,男人似乎获得了自由,可一根绳子将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