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第一次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并不是非常感兴趣,甚至没有要到电影院去观看的想法,出自于,我对少男少女的恋爱故事没有那么感兴趣了。也是因为对国产青春片不敢抱有一厢情愿的幻想了。

上映一周后,几位好友都说电影不错,跟预告片不太一样,不信你去看。于是,我在一个周日的盛夏傍晚走进了那个盛夏未来。

【以下文字会有些部分涉及剧情内容,请酌情阅读】

故事本身不复杂,是全国的所有高考生都会面临的问题,关于探索自我,关于家庭,关于教育,关于刚萌芽的爱情和历经世事的爱情。

郑宇星和陈辰,两个有些“叛逆”和“幼稚'的高考生,一个直接放弃高考,一个故意考砸高考。也许是这个共同点让他们对彼此开始感兴趣,想要了解背后的动机。后来两个人借由陈辰的谎言,变得亲近起来。说实话,抛开郑宇星这样的脸,谁不会喜欢上这样的男孩儿呢?高高的个子,有自己的热爱的电子乐,认真的时候特别让人着迷,一起弹吉他唱歌,会把它做成一首只属于你一个人的歌,在生日的时候送给你。回想起陈辰独自站在舞池中,听着郑宇星做的remix版拥抱,我也一起心动了。会带你去体验不一样的东西,穿过人群的时候把你护在双臂里,真诚的跟你讲自己的故事。陈辰,绝不是一个自私的女孩,因为在他心中,高考成绩比不上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的简单的幸福。但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来看,用复读一年试图拯救父母的婚姻,是幼稚的但也是青春期里独有的勇敢。我会很敬佩陈辰,因为我现在已经不会勇敢了。

这部青春片总体给我的感受就是当代青少年的真实又有些迷幻的感觉。真实是因为他还是在高考背景下的高三生活。高考,陪读,父母离婚,早恋。(其实17,8岁也不算早恋了吧?)这些问题好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身边经历的。不同的是陈辰的母亲观念也许会很少见,支持女儿恋爱,我当时看的时候心里就在想,如果我以后成为母亲,女儿恋爱我也会好好沟通,鼓励她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当然后面陈辰母亲说这是激将法,支持他俩恋爱时因为郑宇星成绩差他俩肯定进不了同一所大学,母亲当然最了解自己的女儿,想激励他俩共同进步。

会用迷幻来形容,因为这部影片总给我很多蓝色,烟雾,朦胧的感觉。MING是朦胧的,郑宇星的世界是朦胧的,我特别喜欢陈辰第一次晚上去club的画面,用手接住一束光,然后郑宇星挡住了他手上的光,顺便说一下那个club我好喜欢,是宇宙主题哎。总之,他们对于青春,对自我,对爱情都是朦胧的。

从画面来说,很多构图都太美了。操场跑步的航拍和音乐把少男少女的那种青涩酸甜可爱拍的让我起鸡皮疙瘩,我甚至觉得我也回到了高三晨跑的操场,还有就是在三亚的泳池里,两个人在一起的画面真的太美了。

电影观看过程中我有好几次落泪,又一次是郑宇星和陈辰在club外面i的争吵,陈辰说,你不要幼稚了,你们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郑宇星给MING打电话哭的很难过,我也跟着哭了。我不知道去电影院的那天我是怎么了,还是导演和演员很会把情绪拉出来给观众,我一下子想到他,我现在偶尔还会想他是不是很幼稚,明明我们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甚至他都没有喜欢过我。但更让我难过的是我永远地再也见不到他了。

郑宇星给陈辰的吻,我的理解是,我知道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可不是爱情的那种喜欢。谢谢你的喜欢,也谢谢你鼓励我陪着我一起来找MING,很抱歉我不能喜欢你。在音乐节上两人靠近,亲吻的画面太浪漫,太美了。

有些细节,比如出现两次的《拥抱》,选座位的三个镜头,一男一女,两个女生,两个男生,有个男生还略点羞涩,郑宇星穿过七彩飘带见到的MING。我的解读是MING是男生。我不明白MING为什么就不喜欢他了,也没有明确关系。可能是MING觉得这样的爱情不会有结果?还是在暗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陈辰的母亲跟他的父亲也是中学就开始的初恋,当初不顾父母反对还是结婚了。但是最终没能一起走下去。

好羡慕青春期可以恋爱的他们啊,盛夏的悸动,夹杂着一些秘密,幼稚的勇敢,虽然不一定如你所愿,但一定美好。

它是一段你无法忘怀的,刻在你青春里的名字。

唉本老阿姨永远也不可能有这么美的爱情,青春真好啊,电影真神奇,我好像又跟着主角们做了一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