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引子

“ C'est là que le bât blesse.” 是一句源自15世纪中叶的法国谚语,说的是骡子背上的驮架固定不当或负重过重时,会让骡子痛苦不堪,但骡子无法向驮夫指明自己的痛处,所以每当驮夫最终发现骡子行动异常背后的原因时,就会说:“ 原来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这句谚语在英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 “ Only the wearer knows where the shoe pinches. 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鞋子哪里紧。”

都市生活之下,我们似乎就是谚语中的骡子,在生产力/效率至上的时代,生活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情绪正确”,否则我们的情绪失控将必然导致生产力歇菜,不仅可能丢掉工作,也可能把身边好友也拖入水中,得不偿失,避之不及。所以我们平日里看到的气定神闲,多半是麻痹和逃避练就的一身好功夫,而 “一叶障目” 便是这种功夫的不二法门。

...

A. 一叶障目,甘之如饴

...

1. Marc : “
我遇到 Oliver 时,我觉得我抛弃了我妈。我想找个人分散注意力,而不是独自一人面对和哀悼她的死去…… 我并没有接受她已经离世的现实,我选择了逃避,不再画画,避开任何跟她有关的事情,尽管我内心一直在想她。我觉得自己在 Oliver 去世后也在经历一模一样的事情。当时我之所以答应 Oliver 提出的开放式婚姻,是因为我害怕失去他。比起他在外面找人,我觉得他离开我更可怕,所以我也就答应了。我对很多人撒过谎,这么做感觉真的很沉重,就像穿着衣服在游泳,想脱也脱不下来。”

...

2. Theo : “
我已经不再喜欢我的工作,但我却停不下来,只因为收入还不错,这一点让我感到恶心,但又没到想辞职的地步,然而这又让我觉得更恶心了!”

...
“ 我需要掌控自己的生活!”

3. Sophie : “
Terrance 要我搬去跟他一起住。我还没给他答复。我觉得在他那儿我没法做真正的自己,懂我意思吗?……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 Terrance 太循规蹈矩,不太适合我,但他其实不是循规蹈矩,而是安稳,这就是我没明白的地方。”

...
“ 有时你得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4. Thomas : “
Alisdair 去柏林待了一周,回来后跟我大谈他在那里创作的作品,那是一部短片,他跟一个全身是毛的古巴老男人在油布上滚床单,他们竟然拍了7部这样的短片,主题是声色犬马,或是影射资本主义或者只是为了让人腻歪。我在旁边就像个笑话。不,我不打算跟他分手,那样太麻烦,我等他自己提出来。…… 这座城市还有正经男人吗?…… 从来都轮不到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好像我身上有这种气息一样。”

...

5. Imelda : “
12年前的这个月,我的妻子去世了,我选择了逃避。逃避对她的回忆,对我们共同生活的回忆。我们的生理机能似乎能够通过我们的感知,对威胁进行识别,从而保护我们免受伤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越封闭自己,就会越感到麻木。这在当时让我受益匪浅,我继续生活,回学校读书,选修金融,成功创立一家公司,有了漂亮的房子,高档的服装,但却从此没对别人产生过欲望,这一切成了我生活的常态,然而这种为了“避难”而建立的生活,逐渐让我感到空虚,你会发现,躲避悲伤的同时,其实你也是在躲避爱情。”

...

6. Luca: “
他非常爱你,我都不知道我们当时算什么。他不想离开你 …… 他本打算跟你谈这件事,我知道这一切都不值得。我从没遇到过对我这么好奇的人。”

...
原来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B.困兽犹斗,人艰不拆

...

...

...

...
“ 根据我的经验,这么做只会让你感到头晕和丢人。”

...
Marc 的无心快语引起了陌生人 Theo 的注意

都市生活有时候像是斗兽场,表面上比的是勇气和耐力,但实际上往往比的是丛林法则之下的生存智慧。精疲力竭的挣扎带来的是头晕和丢人,现实总是教我们要悄悄地把各种不堪妥当藏好,只向世人显露优雅的一面。

然而对于富裕阶层的人们来说,生活却像是一场可以自由探索、改造的沙盒游戏,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和成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 他们的父母给他们买了展位,好给他们些事做,就像置身一个又大又昂贵的沙盒游戏。”

...
“ 出乎意料,我遇到了心仪的人,这是一条我想去探索的道路。”

...
“ 什么时候能轮到我呢?”

C.安放伤痛,打理生活

...
人生如寄,列车已不再那里停靠

...

失去至亲/挚爱的悲伤,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需要经历不止一次,我们也会愈加清晰地明了周遭事物的价值和意义。这是我们人生必须要过的关卡。尽管我们可以选择把这个过程无限拉长,使其蔓延到日后的时间里,但却同样是一种对承受力的挑战。

总有些感情我们无处安放,是因为它们对于我们来说太过珍贵和沉重,珍贵到我们认为任何形式都无法去弥补它们的价值,沉重到任何形式也无法表达失去它们所感到的悲伤。

我们逃避悲伤,其实只是我们的内心在拒绝承认生活中永远丢失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避免自己的崩溃和沉沦,虽然这种“情绪正确“会使我们的生活相对安稳,但同时也会让我们陷入到一个填不满又掏不空的无底洞,进而让我们感到空虚和麻木。

...
“ 可艺术不就是一种对痛的纪念吗,不然那些痛要放在哪里?”

...
“ 莫奈失去了两任妻子和他的儿子,他画这些画时已近乎失明,这是他选择记住自己所爱的事物的方式。”

...

...

...

...

...

...

...

...

...

虽然没有人能真正地把自己生活打理好,也没有人能够完美地安放自己的悲伤,但我们别无它法,必须加倍努力,毕竟我们彼此指望。

...

“ 亲们,回头看一下自己留下的烂摊子吧!
否极泰来,开卷有益。”

...

“ 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仍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他。”

( 完成于 2024 年 1 月 10 日 )

全文完,感谢阅读!

???? 【 MovieCP 影评片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