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去看别的电影,在影厅外等候进场时,瞥见《姥姥的外孙》的宣传海报,也不知道为啥,定住望了好一会,一字一句念出来:姥-姥-的-外-孙。转头跟同伴说,这个海报和名字好土啊。一周后,《姥姥的外孙》上映了,朋友说:“我们那天还在说很土的电影,现在好评巨多。” 我回答:“我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是什么剧情。“ 昨天还是没抵住诱惑,去看了,哭成白痴。让我想起很多很多事,到了30岁,突然觉得时间好短,好多熟悉的人和事都在离去。今年突然好想抓住时间,拿起录影机,回家记录家里人,留住他们,

小时候总是最期待春节,可是现在每一年的春节都越来越 “稀疏” ,这两年,反而是以前最不积极的我,努力把各种环节支棱起来。试图把那些曾经熟悉的东西牢牢抓在手中。

今天,趁着看《姥姥的外孙》这股劲儿,把一直想记下来的东西,先用文字记下来。

跟电影里一样,我小时候也跟着老人长大。

3岁前因为爸妈工作忙,我住在镇上爷爷奶奶家,跟堂姐、堂弟一起,对于那段时间我并没有太多的记忆,只有依稀的几个:

邻居家有个比我大一两岁的小姐姐,她也是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她总有最可爱的玩偶,最好看的裙子,我老是追在她身后,希望她把玩具分我玩一会。我人生第一个成型的记忆就是她把她的娃娃放在婴儿车里,在楼道里推着婴儿车疯跑,我追着她,说:“给我玩一会儿!给我玩一会儿!” 我总会坐在爷爷的肩上,摸着他的光头,喊他光头爷爷,爷爷总会笑着说:“傻傻的,不许这样喊我!” 我小时候很不喜欢吃白煮蛋的蛋黄,觉得很臭,每次都会把蛋黄单独拿出来,塞给其他人帮我吃掉。有一次在上托儿所,没有同学愿意接我的蛋黄,我只好扔进垃圾桶,被老师看见并跟奶奶告了我的状,我到现在都没有原谅那个多嘴的老师。3岁那年,爸爸妈妈来接我回家,是真的离开爷爷奶奶家,回自己家生活了,我在车窗边抓住奶奶的手,哭得肠子都掉了,那可能真真的是出生以来第一次哭得这么伤心,真觉得是生离死别了。

长大后,妈妈总说我在爷爷奶奶家那段时间被照顾得不好,指甲也没人剪,头发也总是脏脏的。妈妈还说,爷爷奶奶偏爱孙子,而且因为叔叔家生的是儿子,奶奶总是更偏心他们家。但我每次想起来那些不多的记忆,只有快乐。那时候,我总觉得我是爷爷奶奶的 “第一位” 。

后来,上了小学,爷爷奶奶也退休了,来到城里,住在姑姑家,爷爷却闲不住,去找了一份厂里当保安的工作,而我也在外上寄宿学校,不常见到他们。忘了是一个周末还是假期,妈妈带我去厂里找他,大老远我看到他,一边喊着:“爷爷!” 一边开心地冲过去抱住他。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你堂姐呢?” 我突然有一股失落感:好像我并不是爷爷心中的第一。

再后来,奶奶去了叔叔家住,据说是因为婶婶说,这样方便照顾她的儿子。爷爷还是那个闲不住的爷爷,依然是厂里和姑姑家两点一线那样生活着。

奶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信佛,每天早上5、6点起来念经。而因为叔叔家离我们家近,偶尔我也会去叔叔家过夜,晚上和奶奶一起躺在她的床上,和她聊天,聊起爸爸小时候,也会问她一些关于佛教的事,奶奶也会跟我说哪个亲戚真讨厌,奶奶是个很爱聊天的人,每次都会聊到半夜,聊到我们俩都眼皮子撑不住睡过去才消停。那些时刻会觉得我和奶奶是小姐妹,什么都聊,互相分享着心事。过了几个小时我还在睡梦中,奶奶就开始念经,在佛音里我抬头望向窗户,天才刚蒙蒙亮。等我再次醒来,奶奶已经在给叔叔一家和我准备早餐,她又变回了奶奶的角色。

我很喜欢那些跟奶奶当小姐妹的时光,甚至那时候还会期待在叔叔家过夜,跟奶奶互相分享心事。

约莫是小学3、4年级,我在学校里被传染了红眼病,被接回家休息。爸妈白天上班,奶奶便每个中午给我送午饭。现在都还能想起那饭菜的香味。以前妈妈时常说,她的手艺是跟奶奶学的,奶奶做的黄瓜炒肉是最好吃的。奶奶送午饭过来,会跟我呆一会,我们一起看一会儿电视,等我吃完了她就把保温盒收拾走,回去叔叔家给他们准备晚餐。妈妈笑称奶奶过来给我送饭“像探监的。” 那个星期好快乐啊,平时上寄宿学校从来没有在家呆过这么长时间,而那个星期在家呆足了7天,虽然医生说,红眼病不要看电视,可是谁又要听医生的呢?有电视可以看,有奶奶做的饭菜,晚上等妈妈下班回来一起吃晚饭。夜里等爸爸半夜下班回家。真的好幸福啊。

虽然我知道,妈妈一直都不快乐,我能从她和其他人的电话或者谈话中听到,她和奶奶之间有各种各样的隔阂,关于婆媳、关于生儿子、关于钱,关于一切 “大人世界” 的事。我最常听到妈妈说的是:”因为我没有生出来儿子,所以我永远在退让,所有的好处都是留给生了儿子的那家人!“

但在那时候的我眼里,我都是她们心里的第一位。

那些年的春节,在村子里,我不敢独自一人在房间里睡觉,总觉得村子里的房子阴森森的,总要拉着奶奶陪我一块睡。奶奶总要把灯开着,说寓意人丁兴旺,还记得某一年的春节,我朦胧间,睁眼看到头顶的白炽灯和身边的奶奶,觉得很安心,感觉日子很长,仿佛会一直这样过下去,每一年的春节都会如此。

上到初中,我去了外地上学。离家更远了,见爷爷奶奶更少了。那时候也叛逆,总是觉得常回家一点都不酷,奶奶打电话来我总觉得烦,有一回奶奶打来电话我很快就挂了,她跟姑姑抱怨:“现在嫌我老了,都不跟我说话了。”

19年,奶奶去世了。

在她去世的前一年,家里正经历着爸爸和叔叔之间的经济纠纷,从妈妈口中,我得知,奶奶坚定站在叔叔那一方。我虽然半信半疑,不相信我的 “小姐妹” 会这样,但我也到了懂得一些 “大人世界” 的年纪,也觉得我应该为我们家说上一些话。但又感觉我总是像一个“外人”,家里的事也只有从妈妈口中窥探一二,并不知详情,家里人仿佛也不愿我参与更多,我也不知道如何插嘴。直到那年寒假,我回家看爷爷奶奶,一开始还是一片和气,我们都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像从前一样看电视,直到奶奶突然感叹:“我一定上辈子做错了什么,导致现在家散了。” 我隐藏了很久的愤怒被激发了,生气地问出了我的疑惑,我说:“你为什么要一直站在他们那边? 为什么不看看到底是谁错了?” 奶奶哭了,说我不孝顺、不礼貌、不尊重叔叔。但吃过晚饭,奶奶还是邀请我留下来过夜,正在气头上的我本来并不想,但又不忍拒绝,最后还是答应了。那天晚上躺在床上我们都很沉默,甚至,我故意睡在床边,离奶奶很远,奶奶感受到了我的举动,问我:“你怎么睡到边边去,你不挤吗?” 我负气地说:“不挤。”

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和“小姐妹”躺在一起了。

第二天吃过午饭,我准备回家,还是在车里,就像我三岁被爸妈接回家那样,我从车窗探出了头,跟奶奶说再见,不过这次我没有哭,换奶奶抓住我的手,说:“下次再来啊。”

再次见到她,她已经因为脑中风住进医院,动过几场大手术,意识有时清醒有时模糊。那个时候,叔叔和爸爸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大家表面上为了奶奶的身体假装和气,背地里已经吵过不知道几次。 叔叔家表现积极,为表孝心时常去医院陪夜。妈妈因为要照顾妹妹,不能夜里去陪夜,常被挤兑,我知道后和妈妈说:“那我去吧,我们绝对不输。” 正是因为“不能输”,正是因为想要表现,证明我们更有孝心,我替爸妈去陪夜了。当了几天的 “全职孙女” 。

医院里,奶奶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醒来时也不认得很多人,只是偶然会念叨堂弟。但堂弟并没有回来,我只能打视频电话给堂弟,和他说奶奶很想他,让他陪奶奶说说话。我也不太常跟睡着或醒着的奶奶说话,总觉得那不是她,总觉得等她真正醒来,我还能跟她躺在一起,再跟她唠唠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我拍了一些照片,拍了爷爷给她喂饭,拍了我握着她满是插管的手,拍了她包着几层绷带的头。

新学期开学不久,她真的恢复过来了,爸妈把她接回家住,给她打视频的时候,她眼睛湿润跟我说:“你啊,都不知道我走过鬼门关了。我差点就去了。” 那熟悉的聊天语气让我确信,那个情感充沛的她又回来了,我又能像以前一样跟她说话了,我便挤兑她:“我知道啊!我在医院照顾你呢,你不记得啦?” 她一脸地茫然说:“噢,你也在啊,哎呀,我都不知道。”

又过了半年,我在宿舍睡觉,模糊间,我感觉有一个全身都是火的人走到我床边,看不清人脸,甚至看不清男女,只是依稀感觉是个人。但我并没有害怕,那个人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在我床边看着我。我努力想看清,想说点什么,却提不起力,又迷迷糊糊睡去。

又过了几天,我正赶去在系馆做期末作业,爸爸给我打了个视频电话,我没有接到,爸爸又发微信过来说,奶奶要走了。

我看到之后,我连忙打电话给爸爸,爸爸声音很低沉,他说打视频过来,跟奶奶说说话。我说好。我跑到楼外,脑子里嗡嗡的,我其实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像很多话要说,又不知道从头说起,更多的是,我害怕,我害怕看到临去的奶奶,我怕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奶奶。等我终于组织好语言,鼓起勇气打这个视频的时候,爸爸却没有接,过了几分钟,爸爸发来微信说,奶奶仙逝了。

好奇怪,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什么都想不到,脑子一片空白。

小时候,看了那么多苦情电视剧,也曾经好奇,家人去世会像电视剧这样嚎啕大哭吗?会想什么呢?事实是,啥也没有。

这么多年,也没梦到过奶奶,一次也没有。

我也挺想问,奶奶,我是你心里的第一吗?

《姥姥的外孙》里面的姥姥总是穿整套的花色“老人服”,我想起奶奶也很爱穿配套的花色“老人服”,露出胳膊和脖子,胸前带着佛珠和佛牌,奶奶也很爱美,衣服也很多,也总是爱给自己挑,还会嫌弃其他家里人给她买的衣服不好看。但是她去世不久,家里人为了“避嫌”,把她所有的东西都烧掉了,一样都没给我留。我只有当年外出上大学时,她给我的一粒姜,她说路上带着能保平安,那一粒姜早就已经干了,碰一下就会碎,我用一个袋子装着,一直放在包里。

对电影里更难释怀的情节是,姥姥和M说,我已经没有什么留给你了,你不用照顾我了。老人照顾我们的时候,总是那样天经地义,愿意花上很多很多的时间,但到了要照顾他们的时候,却是充满了算计,谁都挤不出一点时间。同为把屎把尿的照顾,小孩子是可爱、是开心,老人却是累赘、负担。我去照顾奶奶时,想的也是,我要“表孝心”,我不能被那家人比下去,不能让爸妈丢脸。陪了几天,我开学了,照常回去上课了。

奶奶也会剧里的姥姥一样,给别人带来过伤害:小儿子再不好,也要包庇,也要站在小儿子那一边。媳妇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成为一家人。没有生出来儿子就是原罪。

因为观念、因为钱、因为“规矩”,把所有的爱搅和地面目全非。

让所有本该可以互相爱的人互相算计、互相伤害。

奶奶去世后,我突然意识到,我那么爱拍照,除了在她住院期间,很少给她拍照,于是那年暑假,我回到爷爷的住处,给他拍了一组照片,试图记录他的日常生活。

今年年初,爷爷的状态肉眼可见苍老了许多,前一年他还是中气十足,但今年,我真切感受到他的衰老。好担心时间不够,让我可以再记录些跟他相关的片段。

我的爷爷奶奶,于芸芸众生,是多么普通的人,有讨人厌也有惹人爱的一面,被人伤害也会伤害别人,被教条束缚也会用教条束缚别人。但我希望用我的文字、镜头去记录他们,让他们一直以某种方式存在,即使有天我不在了,也能一直存在下去,证明他们来过,证明他们没有白过这一生。

奶奶最怕别人不在意她,她最后的时刻,我本来想跟她说我会一直记得她,爸爸也会一直记得她,我们都会一直记得她。

谢谢《姥姥的外孙》,让我有勇气写下这么长的文字。

爷爷奶奶,我可能不是你们唯一的孙辈,但你们是我唯一的爷爷奶奶,你们在我心里都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