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疼痛感都不是一时半会建立起来的。它和任何事情一样,都需要一个“铺地基”的过程。为什么会说这么多话,为什么可以说这么多话。那少不了些曲折的过程。女孩终究只是个女孩。我透过窗口,向你望去,可母亲却残忍地把门闭上。我问你为什么这么熟悉,你解释到你曾经有过,我指出那你为什么要假装,这是眼睁睁的撒谎。你说对不起。我只是因为一次考试没有拿到满分,所有人都说我差远了。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这个女性可以掌握话语权及地位的时代,也很感激学校愿意选举我当主席,可不守规矩的男生们拿自己的野蛮和粗鲁在教师节那天拼命戏弄我,然后给老师报告说我乱搞关系。我也不晓得妈妈到底是想我好还是想我坏,我只晓得我好难过,成长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主动成长是被我架空了的幻想,而现实面是一片阴雨连绵的灰。

今天带来的影片是来自印度导演舒奇·塔拉蒂的首部剧情长片——《女孩终究是女孩》,一部印度的青春类型片,预定 25 年年度观影十佳。

作者:莫子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

一、在印度,别具一格的青春成长片

放眼整个电影界,印度片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印度的电影有目共睹,位居豆瓣TOP榜单前列的《三傻大脑好莱坞》,家喻户晓的《摔跤吧爸爸》,被国内数次翻拍的《误杀瞒天记》...我们总能一眼识别出印度电影的风格,并不得不承认其影片的质量。

但提到印度的青春类型片,你会想到什么?《女孩终究是女孩》,或许可以成为代表。在印度,很多片子都深入探寻过“成长”,相比起来,《女孩终究是女孩》是特殊的,它没有经典的欢快歌舞,也没有令人情绪飙升的节奏,不那么商业,也没那么热烈,却十分出彩。

...

二、青春成长的摸样:真实,细腻,疼痛

青春期,充满着各式色彩,被冲突与矛盾包围,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影片主人公Mira品学兼优,是学校里的三好学生,被学校选举为第一任女性主席。与转学而来的天文社男孩相遇后,情愫萌生,逐渐向被禁止的恋爱靠近。

它不是简单的爱情片。

导演更像是以‘遇见男孩’为引子,来深入探寻Mira的成长轨迹。

...

•性成长的故事•

与男孩初遇,Mira开始对这个转学而来的神秘男孩产生兴趣。去参加他所在的社团,Mira是为了可以和他多讲讲话。亲吻了男孩的侧脸后,Mira回家在浴室自我练习着亲吻这一动作。

Mira在探索着未知的性感受。她开始聆听身体的生理需求。

Mira与男孩在学校里学习着性爱知识,她后来在家里多次自我尝试DIY。

与男孩交往过程中,她逐渐完善了生理知识,从被动到主动,从自我担忧到理解身体,即使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恐惧与不安。

...

• 父权制,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去年探讨女性主义的电影中,邵艺辉的《好东西》曾有这么一句台词。

“那就不要玩他们的游戏了。”新时代,女性主义的呼声让人们再次反思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学校,Mira检举偷拍女生照片的男生,可老师却回答到“跟他们作对没有什么好下场。”校规要求女生必须穿过膝的裙子,不规范的同学被公开批评,这时Mira是穿着得体的模范。随着与男孩交往更亲密,Mira开始追求自由与美丽。外出找男孩时,选择穿短一点的裙子,即使被父亲过问。

这种无形或有形的规矩笼罩着整个社会,一下子打破这个现状固然是困难的,但Mira从默默妥协到学会理解,再到试图反抗,这是其主体意识被唤醒的表现。

观众无法忽视的生活细节,以及痛苦构成了一块块微小的拼图,学习,情感,生活,每一方面都有琐碎但具体的烦恼,这也都形塑着Mira的青春。

...

在教室,男同学心思搞怪,弯下腰去看女孩裙下;在教师节那天被男同学捣乱,甚至是集体的追赶霸凌;母亲对男孩的亲密接触,Mira反感嫉妒,了解了负面情绪的表达;男孩的撒谎,让Mira清醒了关系不是儿戏...正是这些如此丰富而完整的细节构建,我们可以对她的生活感同身受。

三、镜头语言与场景设置:晦涩,精准

在影片中,Mira的家和学校占据了很大篇幅,几乎所有故事都在这里发生。固定的场景环境,几处熟悉的故事地点。其中,门以及窗户被反复提及利用。

...

• 家里的窗和门·

Mira与男孩在房间自习,被母亲要求房门打开,后母亲又规定他们分开学习。于是透过窗口,观察到青春懵懂爱情的摸样。镜头越过窗户或门口,暗喻着被‘规矩’禁锢了的恋爱,也暗指青春恋爱少女的羞涩。对‘性’的接触,是缓慢且小心的过程。

• 天台·

天台的第一次出现,作为Mira情绪的宣泄地。男孩与Mira约定好五点起床复习,可男孩却迟迟没有起来,三番五次的推迟,总共三次叫起,三次Mira房间与母亲房间来回切。最后,Mira上去天台,愤怒地甩着被子泄气。

学校广场作为影片的开幕场景,是Mira被选举为主席带领学生宣誓的温馨场面,而后在教师节(Mira扮演校长同学扮演老师的节日),Mira再次带领宣誓,却遭到男同学的捣乱与抵制,无奈之下离开广场。男同学因为被Mira检举听课了而耿耿于怀,围在一起想捉弄Mira。Mira那时候先跑上去了天台,没有钥匙的她只能在门口停留。这时候男孩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他的钥匙’也点醒了她,让她更进一步地去认知世界。

影片末尾,Mira在天台为母亲头发抹油。在这里,Mira得到了久违地发泄。她靠近着母亲,眼角开始落泪,两人依偎着,没有言语。至此,影片完。经历着这些,眼泪代表着Mira说话。

不论母女间关系的好坏,两人始终有着无法断开的情感纽带。这一刻我们明白了片名‘女孩终究是女孩’的含义,主动成长是年少时被我们架空了的幻想,长大成人这条路并没有通往阳光,灰色是常态。被打磨过后吸取了人生教训,但我们依旧是对长大保持敏感的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