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剧最大的亮点,是以原本计划出国投奔舅舅打工的沈星的视角,阴差阳错的遇到了当地各种人物角色,通过他有点传奇的经历,展示了最接近当年真实状态的“三边坡”的日常。

剧里的“三边坡”应该是代指现实中的缅甸泰国老挝中间的金三角一带,沈星遇到的故事应该是主要发生在靠近缅甸这一侧。从地理位置上看,那里与我国西双版纳地区很接近,再加上一些历史和经济原因,在“三边坡”的“达班”“磨勒”“大曲林”等这些地方,很多当地人除了本族语言,多多少少都会一些汉语,甚至有的不会讲汉语,但也能听懂,那里也一直有很多华裔华侨生活,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跨境经商贸易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所以剧里几乎所有角色中文都能说的过去,有时候还会和当地土著语言掺杂着讲,也不会让观众产生违和的感觉。但如果剧情背景地点再往南的话,讲汉语的就越来越稀少了,直至完全听不懂。

本来就是个以毒品为支柱产业的三不管地带,尤其是缅甸一侧更是军阀林立常年战乱,这种混乱产生了机会,但也蕴藏了极大的风险。所以混在这个环境下的每个人,几乎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

其中比较实力的,有在军政府和反政府武装和毒贩之间左右逢源攫取商业利益的陈会长,有既服务又利用武装毒贩的猜叔,有依附于地方武装的艾梭,等等,基本上都已经有了成熟的商业逻辑,可以养小弟和喽啰,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亲自动手了。

在当地的普通老百姓眼里,这些人已经是很有地位难得一见的角色,但在掌握着数万甚至数十万军队的军阀面前,依然是很被动的角色,甚至某个大军阀的代理人,都可以把他们排挤的步履维艰,他们每走一步,都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胆量,否则就是万劫不复。

比这些大佬们往下一个阶层里,有为大佬们充当和事佬的矿主吴海山,有放高利贷的坝子哥,有依附猜叔提供假酒的昂吞,有依附陈会长开ktv的刘金翠,还有依附猜叔的赌场老板岩白眉,等等,这个层面的人,也算是混出了一些名堂,但这点名堂依然得去拼力维持,所以他们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陈会长猜叔那样呼风唤雨,但也深深的恐惧很容易被不知道哪里来的风浪打回一无所有的原型。

所以他们活得都有点矛盾,有机会就会发泄一下压抑许久的情绪,但到了需要抉择的时候,理智能压倒所有情绪。无论沈星存在与否,这些人里随便拉出其中之一的发家奋斗史,都可以是一个充满哲理和血泪的故事。

再往下的一个阶层,就是日常混迹于三边坡的“打工仔”们,托了毒贩们钱多的福气和毒贩们枪多的晦气,有时候看起来混的比较风光,但有时候也混的有点悲惨,比如以拓子哥为首的猜叔小弟们,业余开出租赚钱的觉辛屯警官,跟着艾梭的孤儿团长兰波,贩卖情报的条狗王安全,开纹身店的苏苏,等等,甚至说加入边水事业的沈星也算其中之一。

这个层面的角色,跟沈星多少都能有一些共同的感受和话题,所以角色人设更加立体和直观,其中能和沈星打持续维持不错关系的,无论是那种身份,内心深处始终存有朴素的良知,但也正是这些宝贵的良知,很容易让他们在三边坡这个大染缸里以悲剧收场。剧里善良勇敢的拓子哥和看似搞笑却内心纠结的王安全,他们最后的出镜,都让观众无比唏嘘。

最底层的就是以郭立民为代表的“工具人”阶层,包括那些林场伐木工、矿山矿工、赌场的普通打工仔等,他们没有依靠,胆子又比较小,机会也难把握,除了因为开始是沈星好朋友所以多给了一些镜头的郭立民,其它那些角色也就是一带而过,很多甚至都没有给观众留下印象的机会。

这个层面里的,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淘金的,都是处在被压榨的最底层,就像路边的蚂蚁一样,忙忙碌碌勉强混口饭吃,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与否,更没有人会关注他们的感受。如果郭立民不是沈星的朋友,剧里没有任何一个别的角色会关注他的存在。

在08-09年那时候,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融危机,但国内的经济形势整体还是上行的,一切看起来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去东南亚尤其是去缅北那种战乱之地讨发展的并没有成为受主流人群关注的状态,沈星留在三边坡的状态,更像是年轻人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段传奇,甚至差一点有望从第三阶层跃升至第二阶层,但在看到和经历了那么多以后,他还是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内心,从而返回国内。

虽然沈星这一来一回,并没有改变那里,也没有带走什么,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拓子哥、王安全、刘金翠……这些身影彷佛永远停留在了沈星和观众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