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最有意思的是对市井生活的刻画,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纪录片式的拍摄使然。通过男主角的眼睛与速写本观察,逐渐地会使观众莫名从对剧情发展的好奇转入对陌生人经历的好奇。
理想主义者与浪漫主义者可能会对这个男主角对陌生女士说的那番话信以为真并以为浪漫与长情。我倾向于男主角只是一个旅行的过客,那套说辞也不过是一次施展技巧的搭讪。他受到咖啡馆不同的女士的吸引并为之好奇,对转瞬即逝的身影而遗憾,又着迷于金色头发的背影,最后无意间为橱窗内的身着红色裙摆的姑娘倾心。想追求,被极力躲避却不自知,丢失目标后短暂地在树荫下对阳台里换衣服的姑娘与连衣裙着迷。最后阴差阳错地又和一开始的人遇见以至于编瞎话缓解尴尬。最后经历了无聊的一天之后,远远地在站台见到其最后一眼,然后车门关闭,好像也不会再见面。
这整个故事,除去对群像的描述,更像是一个人遭遇crush的全程经历。试想我们也会被环境中形形色色的人吸引,寂寞的我们想快速地与别人建立联系。我们便会经历男主角一开始的遭遇,别人对我们爱答不理。之后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人,有的还没有来及说话便消失不见,有的接触之后感觉和自己想象大相径庭,直到偶然的时候碰到一个人,这迫使我们想了解那人的一切。于是这种着迷使得我们变得卑鄙的有些不择手段,爱情的冲动始终与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发生抵触。中间或许也会遇到像影片中在树影斑驳的午后挂在阳台的碎花连衣裙让我们为之伫立的情景。最后再次见到那个穿红色裙子的人又自觉得跟上去。电影中段在车站的场景非常有趣。穿红色裙子的姑娘戴上了墨镜,于是我们没有了视线交流,我们变得读不懂她。
这个时候云的影子使得场景明暗交互。“那人为什么跟踪我?”,“跟踪我的那个人是坏人吗?”,“如果搭讪我应该接受吗?”,我的心中出现了这些旁白。这一段的蒙太奇使得我似乎读懂了她的内心。之后便是有轨电车上的那一段交互,那个姑娘的表情中,是心动,是遗憾,更多的是谨慎。我非常开心她终究没有被crush理智。
最迷人的那一幕,是她让男主不要说话。
“嘘——”。是的,我看穿了。就让气氛到此为止吧。起码到目前还算体面。
“够了。希望你找到她。”
电影并没有变得油腻。最后一天,依旧是描绘小镇生活场景,小镇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男主则在车站坐了一天,于是就到了傍晚时分那一幕。在此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插曲,男主跟着一个穿着同样红色裙子的女性,但最后发现是自己认错了。最后一天大概就是遭遇crush的阵痛期。男主依然对那个姑娘念念不忘,可能会见面,也有可能再也不见。但就生活而言已经没有交集了。
或许在早个几年,我会认为这部影片果然如简介说的那样是一个获取重逢的故事。尽管我最近测试显示我已经从原先的ISFP变成INFP,但是我对浪漫这种东西已经更加谨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