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总结归纳一下它的亮点吧,主要有三。

一、讲“主创如何拍电影”的电影,真实鲜活,虽然很多反讽,但不浮夸,不搞噱头,唯有感同身受。

二、三个篇章,讲两个女性视角的故事,没有男性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也没有对女性议题的迎合,只是在书写生活本身。

三、每个角色都在努力地“冲破困境”,但结局都是无果的,只留下层层生活的涟漪。

其实,我很不喜欢导演的上一部长片《野马分鬃》,之前在豆瓣给它打了两颗星,所幸,这部《永安镇故事集》与它天差地别。

没想到,拍出《野马分鬃》这样一部“男性视角、高高在上”的电影后,魏书钧导演还能献出一部有女性视角的电影。

更没想到,导演会在《永安镇故事集》里自嘲自己在《野马分鬃》里的“直男癌”,直面观众的批评。

我本以为导演是个自我意识过剩的人,没想到他能接受批评,迅速在下一部片改进提高,这真的非常难得。

以下详谈。

我很喜欢第一篇章里的女主,虽然她是个在小镇每天忙着哄孩子、给孩子喂奶的的母亲,但是仍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她想拍电影,并永远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连羽绒服脏了一角也会迅速洗干净。

她虽然也会顾虑“做好看的美甲(在我们这个小镇)会不会太惹眼了”,但最终还是会以自己的喜好为重。她活得像个有理想的“人”,而不是“母亲”或者“老板娘”。

故事里也有展现女主生孩子后,身体变化带来的伤痛,以及婆家和丈夫的忽视,这些表达在现在的影视中已经不鲜见,就不过多赘述了,我永远支持这样的现实表达。

第二篇章,是讲述一个从小镇出来的女明星,回镇拍戏的故事。

回镇后,她遇到了两个男竹马,我本以为后面会有俗套的爱情戏份,没想到完全反套路。

一个男人给她送水果,只是为了让她给自己的公司撑门面打广告;另一个男人已经成家,还请她到自己家做客。这是个朴实真诚的男人,但最终还是因为自尊心与她大吵一架。

这个故事里面,

酒局上傲慢自大的爹味老板、

在酒店打工多年的“闰土”型闺蜜、

让儿子在客人面前表演才艺的母亲,

都让我觉得很真实。

女主想从小镇逃离的原因也让人有共鸣:她不想变成圆滑势利/机械木讷的人,想活出另一种生活。

她以为自己再回到小镇时,会是与二三好友相忆往事,没想到对方不是奉承,就是疏远,或是观念不和。

小镇的人情味很浓,但这种托关系的人情,对惯于独立的人来说,是无法适应的。

她发现自己已经融入不进这个镇子了,就像刻意借来的衣服没办法变成自己的,就像乡亲们热情的笑脸中有一人皱眉,就像画在窗户上那只“看世界”的眼睛却流下了几滴泪。

剧组的编剧问女演员,你觉得剧本中的女主,想要逃离小镇,是为了钱,还是因为所谓的“女性意识觉醒”。女演员没有正面回答,但女演员本身的选择,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都不是,只是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三篇章,讲的是来永安镇拍电影的剧组,在开机之前经历的重重困难。

它巧妙地和第一篇章里拥有“明星梦”的老板娘、第二篇章里的女演员串联在了一起。并延续了第二篇章里“剧本迟迟未定稿”的困境,让导演和编剧对剧本内容发生争论,其中,涉及了创作中糟心的“真人真事”,让人太有共鸣!

比如,编剧对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导演却觉得这样会使人物的“主动性”不够,两个人辩论无果,最终导演提议,把这个part直接砍掉就能终止分歧了。

比如,导演和编剧疯狂吵架时,他停下来说了一句:“这估计是我们最接近电影的时刻……”

比如,导演会对制片人点头哈腰,制片人为了招商决定加塞流量明星,编剧说,这人物我没法加,加一个人就写一个角色,我写的是《永安镇》,不是《水浒传》。

比如,影评人会因为3000块就昧着良心打五星好评,也会对片子过度解读,说它契合了时代价值,致敬了影史的某大家,但导演说,其实我没想那么多。

比如,影评人评价该片充分体现了女性意识,小镇出走的女人象征着女性觉醒,编剧却说,其实我没想那么多,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首先ta得是个人。

我觉得第三篇章是最有灵气的,场内观众笑声不断,因为太真实了,太有共鸣了。

“我写小说的时候还不这样(玩命抽烟),但做编剧以后就这样了。”

“编剧:改了这么多版,还不如第一版呢,你说是不是!——制片人:其实,我忘了第一版和现在的区别了……”

场内都在鼓掌。

我最佩服的一点是,魏书钧明明就是想写女性向故事,但又在第三幕去反讽那些“蹭热度、赶潮流”的女性题材创作者。

我敢说,他创作之初肯定想过——要去写女性的生存困境,否则不会去写两个女主人公。

但他又在呼吁大家,不要把“女性题材”变成一种命题,一种政治正确,不要“为了突出主题”去写故事,真正的好故事,是先有戏,后有主题的。

他显然已经预见了观众对前两幕的评价,所以在第三幕就先见之明地表达了他的初衷。

很多女性主义题材的导演,能感受到她们有着不屈的、热忱的心,她们想让观众看到女性困境,改变世界女性生存状况。

但我觉得魏书钧没想那么多,首先是两个女孩的故事让他有共鸣,他就想要展现出来给观众看。毕竟受性别所限,他不会想得多么复杂长远,但在男性主导的电影圈,已经很难得了。我也仍然希望有更多的男性导演,去关注到女性议题,不要总是写“男人至死是少年,伤到他们的永远是拜金女……”



最后,我很喜欢“戏中戏”的主题——“在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

电影的结局也非常契合这一主题——老板娘没成为女明星走出小镇,女演员没能融入小镇,没能拒绝成老总,还是被迫迎来一副蜡像。

想出去的出不去,想回来的回不来。

导演和编剧的争吵没有结果,没有是非对错,没有定稿剧本。一切都没有结果,似乎什么都没发生,但是又留下了圈圈涟漪——过程是最可贵的,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各司其职,在落空与失望中挣扎成长。

最接近电影的时刻,不是争吵和动作戏,而是日常的生活。这大概也是《永安镇故事集》的主题。



故事内容聊完了,想说说技术层面,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

首先是笑点的设置,第三篇章的笑点太密集了,整个场子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然而大家不是因为好笑才笑,而是觉得,这幽默的反讽,太辛辣,太真实了。

除了台词本身,它的编排也非常妙,每句台词的环环相扣,看似不经意的小点,最后都能call back回来。

比如,“最接近电影的时刻”出现了2次

导演说:你是偷懒吧,这剧本里出现了30多次“沉默”,但是没情绪啊,演员怎么演。

编剧不说话。

导演:不过,你现在这沉默就特好,有情绪。

其次,是镜头。

除了流泪眼睛外,我最喜欢的镜头,是导演给女演员说,透过小镇的石墙往外看,就像4:3的电影画面一样。那里真美,真浪漫啊。

还有一些很动人的镜头,比如老板娘戴着墨镜起舞,导演在昏黄灯光下抱住编剧,感觉都很“王家卫”????。

最后说说配乐。

前两个篇章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配乐的,我印象中,是陈晨见到陈宏,相谈甚欢后,才起了缓缓流淌的吉他曲。这里的吉他太妙了,没有一句台词,只有沁人心脾的音乐,暗示二人心情。

后面的音乐,多是故事自带,比如说唱,古典音乐,游船饮茶时的民乐。

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结局《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交响乐,虽然放在这是纪念马拉多纳的陨落,但其实,这首歌是为了纪念阿根廷第一夫人而写的,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艾薇塔,所以它也巧妙地呼应了“女性故事”。

最重要的是,这首交响乐,让影片多了一种不真实感和戏谑感。它舒缓又忧伤,配上画面“每个人有条不紊地生活着”,契合了“什么都不会发生,只有生活的涟漪”的主题。

个人解读之彩蛋篇:

一、和辛爽的联动

奇妙的是,里面好几个桥段,都让我想起《漫长的季节》。

首先,陈宏的老婆就是《漫长》的黄丽茹,她用一口东北话说着“跟谁俩呢”,瞬间让我想到彪子。

片中导演提议,让一个角色变成聋哑人,我也瞬间想到傅卫军。

这两处大家都笑得很开心,估计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联想。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演老板娘的黄米依,是《隐秘的角落》里秦昊的妻子。而陈宏老婆,又是《漫长的季节》里秦昊的妻子。感觉魏书钧和辛爽真是有缘分,而且俩人还都和“音乐”沾边。

想到之前魏书钧说,《河边的错误》想表达的“命运感”,和《漫长的季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让我更加期待《河边的错误》了。(这种《xx的xx》格式,是悬疑片的必备吗)

二、魏书钧的私货

1.墙上挂着《野马分鬃》海报。导演自嘲自己的上一部片(《野马分鬃》)被观众批“直男癌”,编剧说,所以你就是想写一个女性向故事证明自己,导演说,不,我要站在观众的背面。

2.说唱圈和滚圈的battle。魏书钧作为一个音乐学院出身的说唱爱好者,和热爱摇滚的编剧进行了battle。

编剧说,rap就好像是,一个人在唱自己有多牛逼,他理解不了。导演说,摇滚的慢摇太迷了,他受不了。最后还用《六月船歌》找补,说自己也是听古典音乐的,不要对爱说唱人士怀有刻板印象。(感觉好真实,两圈都混过的人狠狠懂了)

看完这部片后,我真的觉得,魏书钧前途不可限量。因为,这比他的上一部长片进步太多,成熟太多了。这种飞速的进步是可怕的。合作的演员说过,魏导是一个很鬼马、点子很多的人,他确实用这部片证明了自己,让我看到了他的“灵气”。当然,编剧康春雷也功劳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