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眼的正义
1.起因
照片之中父亲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暗示着这是一个父权家庭,父亲控制着母亲和主角。锤子、汽车、足球都是父亲控制的结果,她被当做男孩扶养。父亲的照片遮挡住她被男孩包围的照片,暗示父亲限制她的恋爱自由。摩托车的照片代表逃跑,想要挣脱父权的控制。父亲关门和报纸的照片代表对她的回绝。
主角逐渐变成男孩既是的父权控制之下的结果,也是对于父权发起的反抗。
2.第一个监狱
因为父亲无法将她控制,所以把她丢进了教养院。美其名曰将她保护,实际上只是换一个场所将她控制。
主角像被关进了笼子坠入无边的黑暗。房间变成长长的走廊暗示着她追求自由的挣扎,彩色的衣服暗示自由精神的美好,但始终无法逃离。同伴魔鬼般的面孔暗示她对于这个监狱的恐惧。窗外的栅栏暗示教养院的规则牢牢的将她禁锢。修女掌管着代表自由出口的大门,控制着他们的一切。
3.第一次自由
第一次重获自由,社会对于主角来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游乐场,到处都充满了美好。但闪烁的迷宫灯也暗示着到处都是隐性的规则。pay和money暗示着这是一个消费主义社会。而教养院只教会了主角遵守规则,却没有教会她如何挣钱生存。于是为了钱她只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走进下一个监狱。
4.第二个监狱
代表警察的大象怪兽出现,将主角扔进了矫正所。巨大的手代表控制,警察控制着社会的一切,维护着社会的隐性规则。矫正所是一间鬼屋暗示主角对于这个监狱的恐惧。
主角变成了粉笔画,他彻底失去色彩,陷入黑暗。恐惧已经消失,只剩下愤怒,她暴怒的挥拳。但马上被狱警包围,人数以及力量上的绝对优势,让她被迫按照她们的要求行动。矫正所带来的不是保护,而是对她的控制,强制她遵守里面的规则。
她也在矫正所里变得逐渐暴力狠毒。和同伴打架无人问津,和同伴友爱被强制分开。因为一个人总比两个人容易控制。狱警要的只是控制,并不是矫正她们的行为,让她们能够回到社会。于是主角性格的改变为她的未来埋下了种子,注定她会走向下一个悲剧。
5.第二次自由
go away 暗示着逃离,主角再次回到了那个多姿多彩的社会。禁止标志暗示着社会规则仍然存在。
但矫正所只教会了她监狱里面的规则,没有教会她社会上的规则。她对于里面的生活无比熟悉,却对社会生活一无所知,所以她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于是她只有再次通过犯罪,才能够回到那个她熟知的世界。可以看到这次她舞蹈着迎接警察的逮捕。
6.第三个监狱
这次她被丢进了真正的监狱。但是她仍然追求自由,撞开了牢房的门。于是她被狱警无情镇压,注射镇静剂之后丢进了小黑屋。之后又以存在暴力危险和精神问题为由,丢进了单人禁闭室。狱警关上的门让他彻底陷入黑暗,反复关闭的门让她不断失去光明。开始还飞上墙壁追求自由,最终在墙角自闭,开始接受黑暗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此时她的身心都开始崩溃,自我正在逐渐消失,陷入了对于死亡的恐惧。
监狱的门一层层关闭,封闭的不仅的是她的身体,还包括内心的灵魂。当她刑满释放,身体获得了自由,灵魂仍然在监狱之中。
7.第三次自由
主角来到了一间招待所,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但始终无法说话。最终在媒体耐心的等待和信任下,才慢慢敞开心扉。那些误入歧途的人需要的保护是关怀与爱,而不是控制,这样他们才能重新回归社会。那些打着保护之名行控制之实的行为就是瞎眼的正义,其实与对于误入歧途者的邪恶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