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人映后交流场。

社交交流上 收获很多。

上一次看纪录片是雪豹和他的朋友们,会觉得那一种生物纪录更有落地意义更客观。

特点:

创作者是代表普通劳动者的500个短视频记录者,导演本人只是剪辑师后期师的作用。

缺点:

搬运笔记 老年抖音 我自己刷乡村抖音(后期纠正是快手)也能看养鱼养鸭啊。 没那么那么必要拍剪。

画面内容太散了 质量不高 声音设计也很没用心。甚至很多片段好恶趣味(也可能我站的角度过于严肃古板了maybe但不care版),剪辑师本人的主观性和审美偏好 一览无余。

选择的很多片段

主题就是抒情,没必要。(导演说没有想俯视劳动人民的意思,我觉得你拍起来强调就是有这种优越感在的哈,不是你的创作是审视)

特点(优点):

一屏三屏五屏 ,

竖屏 这种形式的保留真的有在刷手机感 ,堆到你面前。

疑惑:

提到了蒙太奇的运用?

这种类型是怎么通过公映搬到大屏幕上来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异乡打工人 ,到底产生了什么非必要不可的社会效益?社会有那么需要你去做低自尊吃苦感动自我螺丝钉吗你的孩子童年父母晚年有那么不需要你吗?

高阶表达版本詹青云“生命中到底需要什么错过啊什么来着”

映后:

第一次见到出品人类型。又了解了一个新幕后。这种作为资方更有钱感选择权感。

提到了快手的原生态和抖音的后期加工。

提到了创作者没有俯视视角,仅仅是镜子的作用不是刀子的作用。

接触到了平遥电影节创投 南方周末 公关传播 内容行业 等等一些新词汇和相关人士。

后期的人真的 不那么好看呢!

现场的冲突一幕:有一个妈妈带孩子来看,说中途没有出去 本来以为看不下去“带孩子看看穷人每天怎么生活”。 另外一个没那么钱人冲突性表达:你凭什么带你的孩子来看我的底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