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男孩对女人的内心想法比厕所里的东西还要脏,但同时又渴望纯洁美好的爱情。——钱钟书

梦幻
我想说电影的前大半部分我是很喜欢的,它是如此阳光灿烂,正如它的题目。梦幻地如一场臆想。少年们成群结队骑着自行车到处撒野,一起在剧场外面喝汽水饮料抽烟,汗淋淋地吃冰棍,一群人吵吵闹闹,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是有新鲜感的。不会有比这更完美的时光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像阳光一般闪耀,到了长大大家都不再是“欧巴”哥哥了,都是被现实磨碎的“傻逼”。
马小军在田里做梦的那一段简直就是我无数次梦境的复刻——荒诞离奇,前言不搭后语,主人公总是你日思夜想的人,梦里你不断地追逐她,周围的事件发生又随机突变,巧妙地是这些事件情景又和现实世界的某时某刻牵扯勾连。一觉睡醒,现实的落差使我黯然失色。
马小军和米兰的故事是电影的重头戏。马小军是我们每一个人小时候的样子,看到喜欢的人或兴奋的事,简直不能等待片刻,三两步跳越整层楼梯,骑车快到起飞。暗恋时,连一根发丝都动人心弦,魂牵梦绕。我也尤其喜欢马小军在陌生的房间,玩弄望远镜,发现米兰照片的片段。他晃着镜头,却被一晃而过女孩的照片,占据了视线。定格在那张照片面前,任何我们喜欢的人的画面、照片,往往都在我们脑海里挥之不去。她们最美的那一瞬被永远定格在回忆里,当我们再次回忆时,我们也会像马小军一样痴痴地看着那幅照片。
马小军和米兰在铺满阳光的窗台边跳舞,在波光粼粼地泳池边聊天,记忆中带有那个人的画面都是蒙上滤镜的。闪闪发光,熠熠生辉的盛夏滤镜。

真实(那个时候电影真好拍,真得好敢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电影更是直接地,裸露地展示了处处红歌,声声同志的历史。历史被直白又抛光地展现出来,俄文化影响下,年轻人看着社会主义电影,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历史被完整地呈现在每个角落,如果电影是记录历史的语言,那这部电影如诗如画地复刻了当年的美好。
姜文的电影在某些方面真的很真实,青春期不止有纯真美好,更有伤痛,纯真的恶往往不带任何伪装。如果我要拍校园,校园的恶才是我想诉说的重点。马小军在学校里打群架,逃课,抽烟,放学了不回家,现在看来是不良少年的典范,可我要说这些都在正常不过。我想到杨德昌电影里的少派帮派打群架,它们呈现这一段都很直接,浑身是伤,熟练地发武器。血淋淋的才是真校园。

疑惑
电影原本在我心中应该是满分的,可我还是无法完全地代入男性视角。我知道这是臆想,可是如果你是米兰,陌生人潜入家中,偷窥跟踪,最后还要发泄要强暴你。难道性发泄就是唯一的发泄途径吗?恕我无法感同身受。电影这部分或许有更好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