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一段艺评吧:

舞剧电影再创作的根本目的是回答——如何在新时代下再现“电波”故事为何能“永不消逝”。因而,“电波”要通过舞剧电影再造的第三种“密码”穿越时空——因此,空间一定是多重的。

首先,当然要有舞台空间(假定性艺术)——该片里包括在舞台上、台侧(有“安全出口”、警戒线等标识)以及从幕后面向全场观众的视角,如果仅以以往看电影纯粹拟真性的追求,就会感觉“穿帮了”。

其次要有电影的现实场景(拟真性艺术)——这里又按时间分为三类:一类是历史真实拍摄的纪录片;一类是该片所处年代在车墩片场拍摄的街景、兰芬与李白在房间里的内景等;第三类是新时代浦江“三件套”为背景的朱洁静独舞——只有这一段舞蹈是专为舞剧电影新增的。在现场实景里,要追求的则是平常观看影视剧的拟真性——上大海派文化中心主任陈东指出,这里确实有一个不够拟真的细节:在弄堂里跳舞的市井妇女头上的塑料卷发筒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烫发用的是火钳。

再者,舞剧电影独创了兼具现实拟真与想象假定的融合空间。在该片中最鲜明的是这样两个场面。一是夜空下的群舞——细看,夜空的形态,像是蒙克画作《呐喊》里扭曲的彩色天空。二是兰芬与李侠知晓两人必将马上分别前,他俩在白色焰火前的双人舞。

现实与想象兼具的融合空间,拓展的其实是观众的心理空间。观众首先会被这样充满想象力的虚实交融的唯美场景震撼——这样的震撼是直击心灵、裹挟情绪的,仿佛在银幕上看到了舞台上无法呈现乃至企及的舞剧电影专属美。与此同时,假定性舞台空间的所谓“穿帮”,连通的其实也是观众的心理空间——这种“破格视角”是观众无法在看舞剧时感受到的。“安全出口”是赋予李白更多的解读,而在大幕后,穿过演员的背影看观众席,则是让观众感受到“电波”依然“发射”到了新时代、传递到了你我当下的现实生活之间……从而顺利地过渡到城市天际线那一幕——最终,落到“爱”与“永恒”,才能感受到“永不消逝的电波”即便穿越时空几十年,依然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