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有辛芷蕾的表演在线,观影体验也不至于太糟糕,但万万没有想到作为重要对手戏演员的张颂文老师,表演可以敷衍到这个程度。
一部电影,“演技”本来就是最不需要强调的东西,因为本来就该全员在线。人物是人物,而不是演员自以为是的秀场,情节必须合乎情理,故事要能够讲明白,不明白的地方要么是导演糊涂,要么就是演员划水。昨天看NTLive还在感慨,一场好戏的表演应该是清晰精准的,主题是复杂深邃的。没想到今天就像现世报一样地看到反例:(张的)表演是含浑模糊自带习气和陈式的,而整个电影主题则是浅显无聊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教表演的老师都能自始至终地演好戏,演技这个东西和年纪、资历、经验并不完全成正比。
先说主题。整个电影就是一句话“恩甚则怨生”的扩写。倒不是说这种感情没有值得讲述的必要,而是倘若要在故事里制造这么极端的因果,那么表演就要充分拉满。
辛芷蕾的抓眼在于她从头到尾都顶着一股气,所有的台词,在她的嘴里都是对的。但是对手演员的词好像诗歌朗诵,这样的隔膜和走神别说她最后要一刀捅过去,我看着也很难保持住素质。
列几个处理上莫名其妙的地方:
1、美云去看出院后葆树,走在楼下忽然砸下来一个葆树扔下来的花盆。
葆树这样的人,愚蠢而仗义,被女人所累,会不断反刍愁苦,又在自己编织的故事里充当了英雄。既怂且笨还勇,这样的人不能不酗酒,还要在酒后话当年,把饮恨而下还不能落一滴眼泪。他不会怨前任的,反而要死抓着当年“义”举,故作潇洒。所以他是处于什么动机要拿出惊悚片里谋杀的阵势来推下花盆?我不理解。
2、到美云家之后
美云:我挺难受的。这么多年我不好受。
葆树:嘭的一声关门了。
葆树让美云闭嘴的桥段很多,每次都表现得像个喜怒无常的神经病。但是每次的“拒绝”是不是应该有层次,有差异?大哥你已经到人家家里住了,你是要看看这个嘴上说要还你的人到底要怎么还,还是还有一息复合指望,或是心里不甘又被勾起,或者是拒绝女人要抹除你“恩”的意图?我觉得在这个地方,观众为人物着想得可能都要比张颂文多。
3、两个人已经是室友了,话平时不能说开,非要去服装市场蹲守。美云把钱打给葆树之后说还完了。葆树咄咄:“你要还吗?拿什么还?你有多少钱?还是这个店啊?”
这里我们需要表演来回答:葆树为什么白天还要去蹲美云。是不放心,放不下,觉得自己还有机会?不能在这里只是通过美云自证的对白来表现葆树的“不信任”,张颂文老师得自己演出葆树的“不信任”,以及为什么觉得自己有资格不信任的情感逻辑,而不是看上去只是怪恐怖的像个什么跟踪狂。
4、两个人长对白,葆树全程走神。
葆树(念诗般地):我妈见你之后没几天心梗走了。我在里面打报告(要去看妈),没批。想不通,我替你好事儿,怎么就成了这样。
美云(恨):我就是受不了了,受不了你替我!
葆树(继续念诗):我替了你,倒成了我错了。
美云(绝望):你没错,你是好人,我是恶人。
……
(美云大概说我希望你好起来)
葆树:哦我好就你好咯?要是我永远好不起来呢?
……
葆树(一字一顿地):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能!好!起!来!
大概是一日演娄烨电影终生晃神大师的缘故。张颂文的语言节奏,就是有一种上世纪文艺片的游离质感。糟糕的是,他好像觉得这就是表演中所谓的“生活感”。
如果这个段落一定要分析点潜台词的话,那就是美云希望葆树你要么好起来(她可以从负疚中解脱),要么去死(知道你是绝症时日无多嘴上说说希望你好其实就当是给你做个临终关怀吧)——那么相应的葆树的心理是什么呢?我妈因为你死了,你必须继续愧疚别想解脱→我有恩于你,合该我控制着你→为了继续控制你我不会“好起来”的→我不能失去对你施恩的压制感。
台词明明是有层次的,可是张颂文全程在朗诵。辛芷蕾不容易,跟点读机对戏都能拿影后。
5、葆树胃疼
葆树:很长时间没疼过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又开始。
这句话后面引出了一段狱中做心理咨询,警官询问他对不起谁,回去再想想的内容。
字面上看,葆树想表达:胃癌因心病也就是你美云而起。所以这段胃痛的表演是有惩罚美云的成分吗?不过现在只是一段让情节往下走的过渡句。
6、葆树对美云表达当年渴求,无法抑制情绪。以下是葆树台词:
“你最后一次来看我的时候,也是这样坐在我对面……”
“我那段时间特别希望你来看我(哭腔),你不来,我就天天盼着你来……”
“那是我够不到的地方(哭腔)”
如果说前面是反复强调我有恩与你(你却仍然要抛下我),那么这里换路线开始披露真心。然而要让人觉得这个人实在是真的深陷情网不能自拔是十足的可怜,应该不是只用哭腔吧。你们又不是做广播剧,不带个哭腔就表现不出内心的苦楚。那个当年替女朋友顶罪的冒失也赤诚的青年此刻要上身,至于怎样让人怜爱他,就要看演员的本事了。
7、汽车站,收到打款后的美云去找葆树。
葆树先看到美云。
美云:你下周不是要做检查吗?
葆树:你怎么来了?
???
这个地方可能要连导演一起怪罪了。葆树已经看到美云来了(有明确的镜头),美云在说了一句话之后,葆树再仿佛刚看到她一样问“你怎么来了”——请问这合理吗?葆树是胃癌,不是痴呆。像梦游一样说既定台词,而不是接对手的戏是在玩什么意识流新感觉派吗?
看到这里,真的已经啼笑皆非了。
最后把剧里一句葆树的台词送回给张颂文:葆树:我们以前在一起,全是真心,什么都可以说。不知道为什么会搞成现在这样。
以前张老师演戏,全是真心,演什么都对。不知道为什么会搞成现在这样。
辛芷蕾不容易,跟点读机对戏还能拿影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