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名单代表着至善,这份名单就是生命,名单的外围是一片可怕的深渊。”
大屠杀前夕,史登拿着他和辛特勒熬夜赶出来的名单,郑重说道。

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条生命,辛特勒散尽家财,疏通军官通道,才终于买下了这1100多条生命,保护他们直至和平时代的到来。
《辛特勒的名单》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在1994年,该片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7个奖项。
看完电影,震撼、悲痛、心疼、愤恨……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久久不能释怀,对生命、对人性、对金钱又多了些体会。

01 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宣布解放时,辛特勒也开始了逃亡之路,出发前,被他救下的1100多名犹太人写了一封信,每个人都签下名字,防止他被误解。
史登几人用一颗镶银的牙齿制作了一个戒指,临走前交给辛特勒,史登对他说:“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俗语有云:“行善得善。”
一点也不错,辛特勒的善良,让犹太人不至于绝种,他救下一人,就等于救下了整个犹太。
而他的善举,在今天也被人纪念着。

02 生命脆弱且坚强
影片中有一个穿着红色衣裙的小姑娘,在黑白色调的人群中让人印象深刻。
纳粹党闯入犹太人居住地,毫无人性地杀人赶人,一个穿着红色衣裙的小姑娘偷偷溜出人群,怯生生地躲进了一张床下。
我们以为这个小姑娘会幸存下来,但事实很残忍,再次看到她,是在纳粹党为了销毁屠杀证据,集中焚烧尸体时,小姑娘还是那身红色衣裙,但已经没有了生命力。

尸体焚烧的灰烬甚至飘到了城市里,到处都是乱飞的灰烟。
红色象征着热情的生命力,此时虽然脆弱且幼小,甚至一碰就会死亡,但终有一天,它会重新燃起火焰。
在影片最后,被辛特勒救下的那群人排队到他的坟墓前缅怀,此时已经不再是1100多名,而是演变成了更多人。
至今,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上现存的犹太人有1400多万,可见生命其顽强。

03 宽恕和爱,是一个人最大的权力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辛特勒作为纳粹中坚份子,在看到纳粹党对犹太人的种种行为后,良知觉醒,他也试图去劝告将军阿蒙,去做一个好人。

如果说影片中辛特勒是善的存在,那么阿蒙就是恶,他刚到集中营,犹太工程师建议,要拆掉重建,他让人当面杀了她,再听从建议;
阿蒙早上在阳台上光着膀子,抽着烟,拿着枪含笑射击犹太人,甚至是没有犯错,仅仅只是路过的人……
辛特勒借酒告诉阿蒙,宽恕是最大的权力,阿蒙感兴趣,听了一天,试着宽恕了两人,到了第三次时,他再也忍不住,开枪射击。
宽恕他人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德。

结语
文章最后,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
在那个战争时代,金钱、权力、人命这三者似乎金钱依旧排在首位。
在人命危难之际,活着最重要,而在活着时,金钱最重要,没有钱,辛特勒救不了这1100多人,什么都做不成。

记得一个电影中这样说:
“别说什么木克水,水克土,土克火,火克金,我告诉你,只要你穷,什么都会克你。
你只有努力赚钱,你才能克天克地克人生。”
虽然无奈,但一切过后,终归还是要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