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也英和旺太郎在雨中说反话的游戏。也英说,这场雨让我从头到脚浑身湿透,感觉真好啊,天空这么干净,雨水让我的脸吸饱水分,真是一举两得。旺太郎说,虽然我的雨伞在便利店被人偷走了,但能帮助那个混蛋避雨真的是太好了;天啊,我的胳膊全都肿起来了,证明我还没死!

(这段真的很治愈啊,但也必须要是满岛光演才行啊,她长相和气质真的很独特,像一个仍处在青春期性别特征还没发育完全的少年。漂亮,但既不娇媚也不阳刚;充满魅力,但并不引发异性对她强烈的性幻想。当她冲到雨中宣泄的时候,我百分百感受到她想要安慰旺太郎的真诚和善良,这里面不夹杂男女之爱,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有的只是眼前的大雨和无助的男人所引发的奇思妙想。她知道旺太郎对自己的感情,此刻又明白了旺太郎一直以来自卑又敏感的内心,所以要怎么安慰对方才能既不让他误会俩人之间有爱情的可能,又不伤害对方敏感的自尊心呢?那不如就自己先“疯一疯”吧。从旺太郎的角度,“女神”愿意为自己疯一疯,当然是非常感动和幸福的,但换个角度,“女神”宁可疯一疯的安慰自己也不愿真的靠近自己,也还是有淡淡的感伤。)

喜欢少年组,没有那么多你猜我我猜你的误会,就是甜甜的初恋,截止出车祸失忆之前,都是很美好的爱情。喜欢小缀对小诗的痴迷,喜欢小缀以小诗为灵感创作的歌曲,喜欢小诗的舞蹈。 喜欢手语,喜欢奔跑, 喜欢大雪,喜欢那个汽车分流的环形交叉口,喜欢不论是宇多田光的歌曲还是那写怀旧的英文歌曲。

不喜欢什么?故事缺乏流畅性。成年组,少年组,还有小缀和小诗,三对爱情在呈现的时候被切分的太过于细碎了。为什么不能稍稍完整的讲述一段故事,再衔接下一个故事呢? 这大概是我个人观影的喜好问题, 这样不停的切换故事的主人公,真的会让人感觉有点疲倦。并且,剧中用了大量的镜头来实现“巧妙”的转场。比如成年也英对着镜子试穿毛衣,一甩头画面换成了少女也英,看似是巧妙,实际上并不怎么加分。因为我的思绪还在成年组啊,这种转场一般用于成年和少年的第一次切换(前提是观众不知道少年长什么样),现在早就知道了,这样的切换意义就不大了。或许,有人会说,这里切换是起到对照的效果,少女时期拥有爱情的也英多么幸福甜蜜,现在的也英失去了爱情表情就暗淡了很多。(但也英穿着儿子送她的毛衣外套也是另一种幸福啊 )。还有也英知道晴道有女朋友以后在床上翻腾的画面与小缀得知小诗有男朋友后在床上的翻腾的画面也是一个转场,在这里妈妈的爱情和儿子的爱情事实上根本不在一个程度,也没什么可隐喻的部分, 为什么要这么拍,又有什么好对照的呢?

这部剧的很多细节都很动人,但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对细节的雕琢,反而让我感觉主创只关注这每一个“小故事”却忽视了”大故事“的整体性。故事是骨架,细节是血肉,但别忘了还有将整个故事和细节串联起的那些神经,本来就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爱情故事,如果仅凭无数的小温馨小巧思堆砌在一起,其实很难成为一个动人的好故事。感觉自己其实还没有表达清,我在试着描述一下我的疑惑,如果将剧中三段爱情重新剪辑独立成篇,我觉得少年组和小缀小诗的故事都还不错,但成年组目前看起来(前五集)还不行,不是因为成年组没有了少年组故事就不完整,而是因为成年组的故事太单薄,都是细碎的片段。不知道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是怎么构思的,肯定不像电视剧一样被切割无数个小片段,他是不是也意识到成年故事的薄弱,所以故意在拍的时候把情节打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