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看到后面告诉我们,孩子疯了,都是家长逼的。

...

且不论这部剧的人物关系和家庭环境设计是巧妙还是狗血,三个家庭的状态是典型还是刻意,现在的鸡娃式教育,让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内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就单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教育方式来论,剧情设计着实给人很多启发思考的空间。(剧情要是不夸张一些,很难刺激到观众的神经)

...

三个家庭,三个孩子,原本都是非常优秀和可爱的孩子。但到后期,三个孩子分别出现了自卑,嫉妒,精神分裂等严重的问题,很明显,家长一再的发现不到因为自身的问题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那么孩子将带着这些创伤长大,甚至一生也无法自愈。
家长总是爱对孩子说,养你有什么用!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就不像你这样!爸妈做什么都是该,爸妈欠了你的吗!你就不知道心疼爸妈吗?………
说实话,家长出现这样的心理,有可能生孩子的时候,就没做好心理准备。为什么要指望孩子应该懂事,应该理解父母,心疼父母,替父母着想呢?如果是这样,那能不能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足够的尊重孩子,以及懂得孩子的心理呢。父母就是这样的双标,一方面要孩子严格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因为自己是成年人,做的决定都是对的。一方面,又认为孩子应该替大人分担难处和痛苦,应该懂事。
可是孩子是我们的镜子,你种了什么种子,怎么种,孩子就开出什么花。
如果我们特别害怕孩子不随自己愿,不如自己所想,那为什么不选择不要孩子,一个人独立自在的过一生呢?

孩子不是用来为父母延续梦想和创造价值的。当然大部分父母的出发点都是源于爱,和希望孩子好,受到自己的全方位保护。但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好,就是自私。付出求回报也是自私。如果害怕没有回报,就索性不要做父母。因为你很有可能得不到孩子的回报。
初为人母的我,一边看剧一边思考。

...

1.自我问题的投射

首先,因为自己的出身,家庭,工作原因,造成的没有疗愈的心理问题,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这是家长们非常容易出现的状况。
像剧中的田雨岚,因为母亲做了小三,自己只是个三本,明明嫁得不错,但自卑与强烈的自尊心和要强的性格作祟,总觉得婆家看不起自己,娘家人也看不起自己,于是把所有一切的情绪,对自己,对人生的不满,改变命运的希望,全放在了儿子身上,因为自己的人生无法重来了,但自己还可以规划孩子的人生。于是在强压的逼迫式教育中,本来品学兼优的好孩子颜子悠,一步步的因为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变得反叛,偏激。刚开始有征兆时,母亲田雨岚不仅没发现孩子的精神状况在崩溃边缘,甚至自己比孩子更加崩溃和偏激,出现受害者心理,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那么苦,怎么落得这个下场。失控的情绪加倍给孩子施压。最后终于,孩子精神出了问题,幻想出一个自由的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的孩子,一个自己想活成的样子,在自己身边陪伴自己。类似人格分裂。妈妈自认为的掏心挖肺的爱,换来了儿子的愤恨。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南俪身上。本来是最幸福的一个中产家庭,一儿一女健康阳光,老公体贴,工作优秀。却摊上父母婚姻失败的少年阴影。爸爸找了小三。骄傲的母亲半生活在怨恨中。南俪夫妇原本是家长中仅剩的白月光,不逼迫孩子上补习班,而是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天性。大女儿欢欢数学成绩不理想,但有文艺天赋。可是在不断的考试失利中,在田雨岚不断的刺激中,别的孩子的比较中。终于这对佛系父母也失守了。沦为了焦虑父母。一开始爸爸给女儿补课,多次情绪失控。到最后,南俪因为与父亲家的家庭矛盾无法解决,造成职场受到影响,丢了升职机会,严重受创。工作没了盼头,无法平衡自己的失落,对生活的期待聚焦到了孩子身上,情绪的矛头也指向了孩子,忽然疯狂如田雨岚上身一般的逼着孩子补课。并且不断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比,不断打击,甚至在孩子考了第一的时候,依然没有一句表扬,还是说女儿不如米桃。典型的把自己的要强,强加给了孩子。终于,女儿从公主变成了黑化公主,所有在父母身上受的打击和委屈,都发泄到了好朋友米桃身上。本来阳光的一个孩子,被嫉妒之火点燃,于是在班里拉帮结派公开欺负家境较贫困但成绩非常优异的天才学生米桃。
欢欢后期表现出来的任性和自我中心,不仅是因为逼迫式学习造成的性格扭曲,也和父母一直以来的溺爱不无关系。

孩子是很难父母在职场及家族中承受的压力的。父母需要自己排解消化内心的压力,自己治愈自己的童年创伤。投射到孩子身上,只是让痛苦加倍重演。

2.面对孩子的情绪

其次,孩子的情绪受到打击或压抑或伤心的时候,父母是应该站在自己一个成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懂道理,甚至批评责骂,还是应该先共情,去试着理解孩子当时的需求是什么。
剧中,米桃的父母都是体力劳动者,同时经营小卖店,一家人挤在店面小铺子里,米桃从乡下来城市上小学,虽然家境不那么好,但她是个数学天才。父母只要努力给她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她就有机会用学习改变未来的生活环境。米桃第一次去欢欢家,看到欢欢的家境与自己简直是天上地下,欢欢拥有的一切自己都没有见过,而自己妈妈还在他们家做钟点工。米桃内心受到强烈振动,本来就内向自卑,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米桃,更加封闭自我,不愿意再去欢欢家,借口自己生病。父母知道之后,对米桃教育的关注点,并不是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反常以及如何帮孩子做心里建设,让她自信一些。而把问题聚焦在,你怎么学会撒谎了!你天天跟着闷葫芦似的谁爱跟你玩,你说话啊!然后,孩子还没说啥,爸爸就怒气冲天,责骂孩子,父母为你吃这么多苦受这么多累,送你去上学,我们欠你的吗?你对我们家有什么不满!!差点动手。

父母确实是非常辛苦很不容易的,但孩子也是真心很懂事的好孩子。只是父母的自卑与自责,强加到了孩子身上,在那样的环境中,无法对孩子作出鼓励式的引导,我们的家境可能不如别的小朋友,但爸爸妈妈非常努力的在打拼,你好好学习,父母做什么都值得。你是全班最聪明成绩最好的孩子,你不比任何孩子差。
只需要说出这样一个事实就可以鼓励到自卑的孩子。父母却用了发泄情绪的方式。生活中太多这样的故事。
我们的出身,决定了我们成年之前的生活,但我们会长大,会成为自己,最终我们的人生是靠自己创造的。家境不那富足的家庭,孩子通常都很早熟,父母每一点一滴的付出,生活的不易,孩子心里都是知道的。只要父母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孩子不会看不起父母。

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一点耐心去了解他们闹情绪是无理的还是有理由的。如果是有理由的,那么这时是不是扮演他们的同伴更好。如果是无理的,那么家长应该凶孩子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引导。当然,做大人很累很辛苦,为孩子心力交瘁、焦虑非常,可是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几岁的孩子懂得成年人,如果做父母的多番抱怨自己的不容易和孩子的不懂事,孩子简单的心中只会想,那么你们生我干吗?你们是不想要我了吗。孩子幼小的心灵可能不会去记恨父母,却会在潜意识里恨自己否定自己。
孩子渴望极速成长并不是一件好事,可能会加倍的叛逆以及渴望逃离家庭。我想这并不是父母们希望看到的。所以,学会享受我们的孩子还是个孩子的时光吧。

三 掌控

有一种冷,叫你爸妈觉得你冷。关爱的过度就形成了掌控。我们是否需要完全掌控孩子的一生。当然作为父母需要给孩子最好的引导和教育,我们谁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但每个人天赋不同,性格特质都不同,即便是我们生的孩子,也不是我们的复制品。我们应该给他们试错的机会,自我成长的空间。要明白,他们始终是要长大,始终是需要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的,过度的控制有可能只是内心失控和无序的一种投射。因为爱而带来的担心、操心忧虑,如果过度了,会妨碍孩子建立自我,妨碍他们独立成长。于是有了爸宝妈宝。孩子成年后也许始终无法摆脱父母,成为一种无奈的依赖关系。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要试着去观察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特质,要相信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也许ta数学成绩不好,但有可能有文字天赋。也许ta对学习毫无兴趣,但却热爱音乐。哪怕ta就是一个平凡的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的孩子,那么如果能平凡而快乐的过一生,也没有什么不好。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成为伟人。这个世上大多数人,是平凡人。
所以从幼儿园、小学就疯狂竞争,是否真的有这种必要?刚成为妈妈的我,也不敢说自己有了答案。

人生当然是不易的,成年人的世界里太多道不出的辛酸。成为了父母之后,我们在学做人的同时,还要学习如何做父母。教育,远不止是学习成绩这一件事。尤其现在这个信息高速飞跃的时代,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建立,也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也许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就要去学习和伴侣相处,随之而来还要学习和孩子相处,更要学会一个家庭的共处。与此同时,还有工作,事业……我们以个人为单位的成长,因为成为了父母,而发展位以家庭为单位的成长。我们在不同的身份之中切换。不断的在成长中学习,疗愈,爱。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