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减0.5分是因为故事节奏太碎片和大量的中远景镜头看得我昏昏欲睡,而且这些镜头和画面信息量又极大,这部电影的很多剧情大部分都是通过画面和构图还有观众对台湾历史的了解来交代的,而不是人物的对话,所以看这部电影要全身灌注不能走神,但几乎碎片化的叙事,昏暗的背景,又让观众很难不走神。和大陆以及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表达破碎青春题材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的情感表达和戏剧冲突极其内敛和克制,其中没有任何人物大脸的特写镜头,观众很难带入到剧中人物的情感之中,但又是,这种克制让观众体会电影内容本身的残酷性,观众仿佛站在一个上帝的视角通过小四的经历去体会60年代的台湾社会。

小孩的纯粹的爱总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种爱建立在对完美他者和完美自我叙事的想象中,然后在这种叙事中自我感动。而这种叙事相当于小四的信仰和生存意义。在电影的最后,他的精神世界除了这套叙事之外可能已经一无所有了,父母没有办法了解自己,好兄弟背叛自己,自己被学校开除,对学习的渴望也可能是为了满足父母和兄弟姐妹对自己的期待,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他的世界可能就只有对小明的想象了。在小四想象的叙事中,小明是纯洁的象征,现实中的她之所以不纯洁,是因为她被其他不纯洁的人玷污了,只有我是才可以拯救她,她也肯定希望我拯救,我就是她的哈尼。但这种叙事在最后与小明的对话中被彻底摧毁了,所以小四最后杀死了小明,也杀死了自己的信仰和生存意义,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他不爱小明,他爱的是自己对小明的叙事,不符合叙事,无法改变她,那干脆摧毁掉。

这部剧很多人对别人的感情往往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将自己的认知和感情投射到别人身上,到最后却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小明的处境虽然很悲惨,但行为很确实很绿茶,但她却认为这是她的生存之道,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却PUA别人自私想改变她。小高认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你是我的兄弟,女人算什么,不过是一件物品,你为物品生气简直不当我兄弟。父母和家人把完美的未来都寄托在小四身上。他们都沉溺于自己的想象中,从来没有想过理解小明的感受,他们都是自私的,这种自私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当然这些自私也离不开当时台湾的时代背景,这也是导演想表达的,扭曲的时代造就扭曲的人。时代并没有给台湾的青少年提供健康成长的机会,也没有给他们,特别是中产阶级及以下阶层的小孩,更好的生存意义。但成年人是不可能理解小孩在想什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