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万绪,但又不知道写什么。。。

工作熟练,但得不到同工同酬 ;成绩优异,但迈入不学校;家庭富裕,也上不了桌;未婚夫帅气,但他不会让你工作;有爱情,随之而来的是家暴……

一直压抑着,我和电影里的每个女人感同身受。女儿对母亲的怒其不争,男方上门时的难堪窘迫;母亲的无奈忍受,逃,逃去哪?;贵妇谈论不了政治,去给二十块钱;家暴成了习惯,她的缺点是顶嘴……

我属于我,只有抽烟的那十分钟。我不再是丈夫的妻子、儿子的母亲、公公的儿媳、父亲的女儿、弟弟的姐姐,我只是“我”。阳光和煦,天气清明,露冷风高,吐掉烟丝,让它带走烦恼。

...

相较于别人,闺蜜是幸福的,富人是幸福的,至少感觉;可“她们”是痛苦的,制度的吃人并不因个体选择、贫富差距而清除,只是舒缓了。

所以,前半段丧气又期待Delia会不会和Nino离开,那是“娜拉出走”的叙事,她走,但逃不走,因为Nino仍是个男人,他的善意只是怀念青春消逝。好奇又鄙夷不会是美国人的帮助吧,幸好不是让人无语的机械降神、天外拯救。既开心又低落地看着Marcella订婚,未婚夫看着很好,但他仍重复着男人的压迫,理解Marcella的泪,但从父亲到丈夫只不过从虎豹到豺狼。

当Marcella把选票递给Delia的时候,真的忍不住泪奔。一次次愤懑不解变成母女的眼神相汇,一次次编织歌舞变成涂上擦掉的口红,一次次缄默接受变成了学费。“Delia”说不出什么金句教条,没有走出菜场外的大道,她们像株小小的野花,看着柔弱但坚韧不倒,一眨眼,漫山遍野的花海拧碎岩石、铺满整座高山。

救赎绝不可能是另一个男人,绝对不会是省略号式的“未来”展望,绝对不是权力施舍的承诺。很开心Delia握紧的不是情书,不是车票,不是美国大兵。

她不会走,她没有走出屏幕外只留下一个未完待续让观众向空白眺望,而是留下、参与、反抗,她们是沉默的力量,是一股股细小的涓流汇聚成暗藏汹涌波涛的大海。

也许这只是一次形式上的变化,但那又如何?还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