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公众号:业余艺术家MAart

这是一部由一张又一张美丽面孔组成的纪录片,没有壮阔的名山大川,也没有温情的人文风光,贯穿全片的几乎只有黑色背景前面对镜头自我陈述的女性面孔,她们或平静,或兴奋,或潸然泪下,道出了那些在一般情形下人们羞于启齿的“禁忌话题”。

影片大致分为六到七个部分,它们层层递进又相互交织,从父权制社会下女性遭受的性暴力,对性、婚姻、育儿的看法和体验到对家庭暴力的反抗,这些被摄对象在最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我骄傲我是一名女性”“我是一名懦弱的女性”“我是一个坚定的女人”……她们有对自己的定义和认知,不论这个定语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她们都把握了主动权,而不是成为其他性别的附属物和私有物品。

...

没有太多视听语言的部分可以深挖,全片都在直白地表达女人的内心世界,从一位女性在深蓝的大海中遨游“与鲸共舞”开场,到六位女性在大厦墙外做艺术体操“飞檐走壁”结束,结合片中的女性独白来看,这两个体现女性体态美的场景传达的都是一种女性渴望自由表达、无拘无束的情绪,但是很可惜,她们要么在空无一人的深海,要么在危险的空中,却没有办法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上表达自我,唯有透过这个电影镜头,她们才终于有机会展开诉说。

在开场和结束之间,除了女人们的自白,只会偶尔出现几个与自白内容相对应的场面:当谈论到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下受到的压迫时,镜头给了一群目测年仅十几岁的少女,她们用自己瘦弱的身体和小小的头顶起了十个以上的砖头,随后又出现了在其他社会工作岗位上的女性;在谈到受教育和工作机会的问题上时,我们能看到一群在工作间里埋头苦干的纺织女工;在谈及爱情与婚姻时,又短暂闪过了一对恋人在马背上接吻的场景……

...

朴实真挚的语言加上恰到好处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让观众不会觉得无聊或者单调,而能让一切性别和阶级的人感到仿佛与片中的女人们置于同样的境地,为她们生而为女人流泪,为她们生而为女人欣慰。

如果你是男生,这部纪录片能让你深刻了解到女性从出生到老去经历的一切不公和苦难,从生理差异到社会歧视,那些能在社会中享受到性别红利的男性可能一辈子都会对这些可怕的事情闻所未闻。如果你还对女性存在一定的偏见,或者认为现在社会已经实现男女平等了,请你尝试着点开《女人》这部纪录片,去看看片中谈及的性暴力等问题在生活中是否得到了正常表达。

如果你是女生,如果你正在经历身为女性才会遭到的伤害,《女人》中千千万万的女性同胞会与你共情,同时也会告诉你怎样爱自己,爱上做女人,为自己身为一名女性而骄傲。

...

片中所呈现的一切并不是在指责男性本身,就像第17分38秒出现的那位女士说的那样:

“男人们总是会被错误地批判,一个男人会因为他们展示出的行为而被指责,被质问他们这种行为从何而来。人们常常忘了每个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养育他的女人,让他认为他就是这个世界的国王,而女人必将为他服务。即使在今天,孩子们还是这样被教导;人们忘记了在每个男人背后,也有个父亲在教导他,而父亲允许他冲母亲大喊大叫、说一些侮辱性的词汇,用毫不尊重的方式对待她,所以男人就以为这是对待女人的正常方式。我并不仅仅把这一切归罪于女性,我把这些归罪于整个大男子主义社会。它不间断地提醒我是个女人,她从不会使我忘记我是个女人这件事,同时它也不停地提醒男人他们的性别,而且他得向所有人证明这一点。”

...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女权主义的存在,甚至认为女权主义者就是在社交平台上挑起性别对立的键盘侠;如果你想要尝试去了解一下什么是女权主义,为什么会有女权主义;如果你也希望世间一切性别、肤色的人都能受到尊重和公平对待,请你先看一看这部纪录片,透过它,我们能了解到身为一名女性可能会遭受的痛苦和她们的伟大之处。

当然,女权主义并不是单纯为了女性权益而发声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意义难以一言以蔽之,我的下一篇推送将会为大家介绍今年出版的两本女性主义入门书籍,希望大家都能从中获益。

文字|奂饷嘉

编辑|六罐

图源|豆瓣

微信公众号&B站&新浪微博|业余艺术家MA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