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的舆论环境变成了:只要有人举报,平台就不问青红皂白无脑全盘通过?
上个星期看完电影,看完我觉得如鲠在喉,写下一篇影评,结果今早发现,莫名其妙变成了一篇日记,点赞数变成0,权限也只有我自己可见。
截图如下。
请问,全篇哪个字是敏感字?哪里的内容触及到违规?是我对电影打出的三颗星?是我说导演本应该呈现出更好的作品?
对于影评下面反对的声音我压根就没打算也不屑于回复,因为永远没办法鸡同鸭讲。但是,不回复不代表默认,更不代表认怂。
现在的舆论场,就是一边追忆鲁迅,一边举报?
还是朋友说得对,民族之弱,弱在精神不能自理。整天自我陶醉自我感动,一万个鲁迅也枉然。
再贴一遍
《纪录片导演不应该只是纯粹的记录者》
在采访中,有个老兵骄傲地说自己杀了一百多个敌军,原话不记得了,印象很深的是他当时那种状态,感染力很强,就像一个刚刚上战场的二十岁小伙子,神采奕奕,情绪激昂。你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已经快90岁高龄的人。
在宏大的战争背景下,人是道具,是无情的机器,是已经被异化的工具,唯独不能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
所以全片最触动我的地方,不是老兵们对激烈战况的叙述,不是残酷血腥的伤亡描述,也不是他们对生死与共战友情的无法释怀,而是一个老兵一段关于战场取水的平静回忆。
当时山上无水,炸弹在山间炸出一个坑,积累了雨水,成为了敌我双方共同的水源。当我军去取水的时候,敌军会开枪射击;当敌军过去取水,我们也会毫不留情地打回去。为了喝水大家都付出了惨痛代价。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双方之间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去打水的人,不朝他开枪。后来,一直到了过年,除夕部队包饺子,这辈子吃过的最难忘的饺子,就是用的这个坑的水。
这才是超越民族和战争之上,人性最闪光的地方。
对片中这一个个曾经与死神数次擦肩而过、最终却顽强存活下来的老兵,我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然而回到作品本身,这部片子目前一万六千多人看过,豆瓣评分8.9,它真的值这么高吗?
用视听语言看这个片子,先拿景别来说,人物访谈采取的均为近景和特写镜头,和以中景、全景、远景为主的一般纪录片不同,近景和特写是一种视觉上的强势,是明显带有个人主观情绪的景别(诸多仰拍镜头同理);就声音而言,全程几乎每个采访和段落都配上了一首舒缓而悲伤的背景音乐,真的有必要吗?在叙事结构上则对结尾部分进行了长时间刻意的升华。对向来努力追求“客观”的审美价值的纪录片而言,这些地方是否有待进一步商榷?
不过该片最大的问题也不在此,而在于其线索不够清晰,内容过于粗浅,主题流于表面。
全片看完,除了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贯穿始终的“爱国”,此外还有什么值得引人思考的地方吗?反正我看完总有种如鲠在喉、隔靴搔痒之感。
由亲历过战争的当事人口述历史,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拍摄题材。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不应该只满足于做一个单纯的记录者。导演应该根据已有资料,在采访前提前主动规划出一个明确的主题,梳理出一条(或几条同时展开)清晰的线索,努力向观众呈现出超越战争之上更具普世价值的东西。
这些老兵们,在战场上有没有过那么一刻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有没有过那么一瞬间想当逃兵?
战争结束后有没有遗留下精神创伤?
战后有什么样的(心理)落差?
战后与战时自己的生活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战争是如何影响改变了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命运?
这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条可以深挖的线索,但很可惜,我一个都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