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代,想要在电影院里头有一场完美的观影体验,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我非常感谢,胭脂扣给了我这样一次奢侈的体验。
这部电影,在今天以前,大概看过两次,但是这一次对我而言最为重要,因为年龄、阅历给了我更深刻的体验,我终于可以说,我能够完完全全的接受和理解它所有的表达,它是一部爱情电影,本质是“情”,两对核心人物透过两个时代来对比印证“情”的可贵,我也终于能够理解梅艳芳在这部作品里给出的堪称伟大的诠释,她将这个女性的个性和情爱真的演透了,她有矜持,她有自觉,她有执着,有幽怨,有疯魔,也有释然,作为一个外柔内刚的女性,她唯独没有原谅,这是她演的最透彻的地方!年轻点的时候,可能真的没有那么清晰的去观察演员的表演,但是今天整体的观影过程中,我一直沉浸在她人物的变化,她人的状态和鬼的状态截然不同,做人的时候,她有人的重量,做鬼的时候,她只余下鬼的漂浮,演人,面部所有的情感都极度的丰富,演鬼的时候所有情绪的变化都透露着一股死气,生生死死在随着故事在不停的交替,但是人物之间的这种差异却始终有明晰的界限。此外,很厉害的是,大明星一旦会演戏,人物的光彩,就是可以用夺目形容,关锦鹏为主的创作团队非常深刻的洞悉了明星特质并且通过摄影,服装,化妆等不断加强这种特质,让大明星的质感和表演的细微与人物情感厚度完美的融合,梅艳芳和张国荣,两个巨星,我觉得可以这样说,给了电影最好的底子。
其实从表演层面,我们一直在拿国内外的伟大演员去对比,其实文化的不同决定了表演内容的差异,高和低,真的那么容易辨别吗?我觉得从来不是,贝蒂戴维斯演不出梅艳芳的幽怨,梅艳芳也演不出丽芙乌曼带有更深刻心理层面的人性。每个伟大的表演都有每个表演的长处,梅艳芳诠释这个如花角色的激烈并不比我们去看很多演员像疯子一样表演简单,我一直说,收着演比疯着演从来都是更难的,尤其是对东方文化体系下它本就被文化与道德习性在约束,人物冲破的从来不是愤怒和反抗,而是压抑,压抑,永恒的压抑之下,人物被压抑出来的各种向往冲破这种压抑的力量和由此产生的更有本土文化的表达,所以亚洲演员在表达人物疯狂的一面,要么真疯,要么是被逼疯,但是更多的是在冲不破这种压抑中他们个体的毁灭,以不同形式,阮玲玉在神女里不曾冲破,张曼玉在花样年华里同样不曾冲破,张艾嘉在最爱里越过一部分但是也未曾冲破,而梅艳芳在胭脂扣里,她无法冲破,世俗就如同审判他们地位与情感的最高准则,他们唯一能够冲破的只有同生共死的爱,这是他们可以有的疯狂。
回归电影,它是一部爱情电影,但是讲的却是基本的男女关系,所有社会的,阶级的矛盾,甚至另一个更现代化的情侣关系,他们所衬托的十二少与如花的激烈之爱,某种程度上只是给这个故事一个完满的因果逻辑,为什么如花的爱如此激烈?这部作品用非常温柔的方式告诉我们,爱对于女人就是最重要的事,但是对男人不是。这个观点,我不去评判,但是透过这部作品的故事和人物,关锦鹏也好,演员也好,让这个结论成立,这就是这部作品的经典之处。
当然,我们再发散,美国有乱世佳人,它有爱有背叛,女性某种意义上更善变和忠于自己;法国有巴黎野玫瑰,女性的自由和激烈改变了男性的麻木;日本有浮云,女性的价值从一开始就从未得到男性同等的重视...形形色色的文化,在不同的国界不同的时代,女性的影像都没有必然的雷同,所以,以后,当我们谈起表演,也不要盲目觉得欧洲或者美国女演员更好,只是他们在文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尝试,机会决定了演员表演可以给出的角色丰富度,但是深度的表演和伟大的表演,它属于每个国家和那些给出伟大表演的演员们。
最后补充一句,评价这部作品,不要把豆瓣当回事,靠前的影评,你只需要看他们的标题,就知道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多么荒谬和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