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清明上河图密码》原作一直抱有好感,当年第5册刚出后即时入手,恰巧是裸辞换工作阶段,接到一个读书类公众号的面试,问最近在读的书,我回答《清密》。
把欣赏的理由、存疑之处、对第6册大结局的期待等等,言之滔滔、絮絮叨叨。当然,最后没去那工作,还是选择了影视口。
所以,当听说《清密》影视化时,我是很期待的。
但最终呈现,我实在没太看下去啊。本来看收官这么久打算不提,可昨天看到该剧研讨会的速记,里头有这么一条:
“不能让舆情反噬我们的剧集创作。这是底线,如果这么弄的话,大家别做事了,我们还是要保护剧集主创和平台。”
对于更看重故事和呈现的我来说,这话感觉多少有点避重就轻、本末倒置了。
我从首播第一时间品了几集后就认为,《清密》口碑的问题就是出在改编环节。
也不是,应该说是创作环节。毕竟从第一分钟起,从呈现赵不尤的性格特征、指导张择端画画、温悦戏份大增亦正亦邪开始,这剧其实就和原IP没多大关系了,属于是套个人名的原创剧本。
我尝试理解这种大刀阔斧的逻辑:主创或许想呈现出原著中赵不尤成为“讼绝”之前,有一条成长线;又或许是想贴近更基层的普通人,特意设置成小市民的模样。
可我的观感是,实在太刻意了。
甚至于,我觉得近几年的古装剧似乎得了通病:画面一定精致,美得不真实;硬凹传统文化和古代小知识;古代的背景下,全是现代语境,要贴合当下观众社会情绪。
其实就是我近几年写稿子,剧方普遍要夸的点:制作精良,兼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现实的关照。
不是说追逐这些要素不好,但请别为了小人物而小人物、为了现实关照而关照,浮于表面地创作好吧?
剧集发展中途跳出的小知识,片尾的古代生活科普。这种生硬地直给,跟《唐诡》那样观众自发去了解剧中传统文化,高下立判。
还有首播那天看到买房、打工人、贷款那些桥段,闭着眼都知道第二天媒体会怎么夸,我电脑里有几篇文档,剧情置换下可以直接用。
其实原IP也非完美。我佩服作者对作品整体性的把握,以及和清明上河图、宋代生活咬合得融洽,得有相当雄浑的笔力和过硬的知识功底。在文学方面,如此大的格局、给八百多个人物赋予形象特征,这听上去就非常有野心,甚至可以说作者隐约是想冲着《三国》《水浒》而去的。
不过这也是全系列最大症结:人物太多,想给每个人物都赋予截然不同的特点,实在有些困难。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尽力而为,但不少配角形象难免落得扁平;另外,出场人物太多,很容易在开始阶段给读者造成门槛——我就是,最初看书,神思就一直飘走,是看了五六次后才开始往后读下去。
也是这个原因,时隔多年,再回想已经不太记得里面有什么出彩的人物。
最出彩的就是张用和朱克柔了!两位绝妙人,各自有着聪明的选择,在写作手法上,朱克柔的塑造也有金庸写金蛇郎君之风。
两位绝顶聪明人妙极了,尤其朱克柔在书中从未露面,而塑造得让人印象深刻,可以作为古装剧大智慧女性的素材。
诚心推荐给想要拍摄男A女A双强的古装剧剧方,第四册这俩角色绝对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