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后半程用一天半追完了全剧,我觉得这剧真的拍得很好啊,有好几处都特别能共情。
女主的成长线很完整。幽州时期试图与李瑗王君廓一起谋反,沈固都尉一番话“统领千军万马靠的不是一块死物,我先是大唐将领再是太子旧部”真可谓画龙点睛,后帮助都尉抵御阿诗勒部的阴谋,算是初期问道的探索。朔州线公孙夫妇为保一方安宁献出自身头颅以殉道,“来吾道夫,先路”,再加之阿窦的牺牲,女主主动蜕变“我已失家不愿再失大唐”。流云观得遇孙神医和司徒朗朗相助,帮助流民抵御饥荒和瘟疫,在静澹真人的指点下从有为到无为再到有为,逐渐走出旧日的仇恨和阴影。大漠线、回长安直到大结局终于认清天下和平国泰民安才是我所求的道。
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坚守,每个人都在行自己的道。隼信仰和平和仁爱,一直在帮助女主但没有背叛养育了自己的阿诗勒部,将草原当做自己最后的归属。乐嫣后期和亲那段人设略崩,但之前从不谙世事到落难期间体恤百姓疾苦,逐渐独当一面自立自强还是塑造的不错,而且我好磕女主女二之间的友谊。皓都倒是人设太扁平了,就最后一集使各部首领归顺和与义父告别那里比较出彩,如果不是因为和女二cp的缘故,他应该更多地加入到主线故事中,人物一定会更丰满,话说虽然我看剧开始是因为男二女二,但追剧过程中还是更喜欢男女主,男二女二有点《悲惨世界》里马吕斯和珂赛特的感觉,不合时宜地甜又游离在主线外但却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怪怪的。魏叔玉前期太茶太懦弱,后期终于展现出人格上的魅力,作为大唐外交官不辱使命,开导小太子耐心沉稳,以及救女主时的义无反顾,整体而言感觉他其实不爱女主也不爱女二,他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家人也保护那个国家。
而且我觉得这剧群像真的写得很好,想起之前看《大宋少年志》,好多人吹里面的群像,但看完全剧觉得那不过是部所有人智商都被男女主碾压的神剧,要真说群像我觉得这部才算真正的群像啊。朝堂线上李世民文韬武略不愧为一代明君,和女主之间的对手戏从误解、和解到理解成全也相当精彩,女主母亲阿瑾是自杀其实早就猜到了但演出来还是很感人。杜如晦和静澹的一番对话“天下众生多是无法出世之人”“我陪陛下走这一程且看能否开创太平盛世”,人物马上就立起来了,不过是道同术不同而已;房玄龄的宽容大度,魏徵改换门庭惟愿追随明主大唐兴盛,朝堂三公寥寥几笔却令人回味无穷。幽州线中的秦老和绪风、流云观线的行侠之士司徒、济民名医孙思邈再加上罗十八,一路相伴历经生死;其中还有看似出世其实一直在入世的李靖,用无为来寻求有为的静澹,流云观大战和最后的大结局两处颇有复仇者联盟的意味,每个人都发挥了作用,最后也是各自安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圆满结局。草原诸人中,弥弥人设还行,但和穆金的爱渲染地太过了,还不如她和涉尔点到即止的感情动人,关于她最触动我的地方反而是穆金说“她的死是为了自由”,弥弥的理想大概只是想和步真一起摆脱奴隶的宿命,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舞蹈吧。涉尔可能是全剧最悲情的角色,亲情、友情和爱情全是be,这孩子太可怜了,好在最后他勇敢地面对了自己的命运困境,狼师和鹰师相互敬礼简直全剧巅峰时刻,“即使没有你涉尔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得到草原的认可”“你自己带着他们去过自由的生活”,隼其实还是很懂他的。大可汗出场不多,他爱隼也爱涉尔,如果不是奕承的缘故我觉得他和涉尔绝对不会走到最后那一步。奕承真是应了那句“我没有像公主一样活着却像公主一样死去”,“只要我还活着,我就是大隋的女儿,隋就没有灭亡”,其实先可汗对她很好,草原人也说“您是我们唯一的可敦”,奈何执念太深,但她却是真正的英雄。雷蒙三十年的守诺,锦瑟夫人临死前回忆故都,他们也是在行自己的道。这部剧真是没有一个角色被浪费,大漠南北双王相逢一笑泯恩仇,图伽郡主和媛娘子灵动可爱聪慧过人,连骄纵的小太子最后都在成长,收留乐嫣的绣娘们都知道“宫里的人受了我们的供养那自然要担着天下人”,君、官、民全面覆盖,剧本这里写得真的很成功啊。
当然这部剧也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女主线和女二线的关系太松散,男主中期人设有点迷,还有为啥女性角色都有扶弟魔的影子之类,但整体而言作为偶像剧绝对及格好吗?家国情怀也是点到即止不是刻意强调,而且配乐挺惊艳,该有的都有了,我觉得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