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这样的一条评论,深以为然。《问苍茫》这部作品刻画的人物太真实了,太切近日常的生活了,以至于知道了先烈们既定的终点,屏幕呈现的他们青春时的一分一秒就显得尤为珍贵,令人不忍继续下去。如果可以,请让时间停止吧,停止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时候。
回到正题。《问苍茫》更新到第26集,几近尾声,剧情愈加复杂,人物愈加清晰。作为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革命的历史逻辑也好,还是整个《问苍茫》的创作逻辑,毛泽东都并不作为一个绝对的和唯一的革命核心,《问苍茫》绝不是为毛泽东一个人“树碑立传”,它讲的是一群人的革命往事,表现的是一群前辈们用一生写下的华彩篇章。
很惭愧,在看《问苍茫》之前,很少涉猎这种严肃或者重大题材的作品,主要是怕了之前那种“假大空”式的叙事方法,先烈们的事迹被片面地“平地起高楼”,反而显得极为僵硬,失去了生活那种有血有肉的柔软质地,毫无逻辑的同时丧失了共情的可能。而《问苍茫》,它充满了生活化的质素,在诸多微小的生活细节之中,细细碎碎地拼凑成了这样一群乐观的、有信仰的青年,他们会迟疑、会犯错、会爱、会恨,有无奈和妥协,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努力革命,认真生活。
这几集中,陈延年和周恩来的形象越加精彩。有《觉醒年代》的张晚意在前,按说应当难以逾越,但这部作品提供了陈延年的另一个面向:认真工作,豪气冲云,不拘小节。他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合衣休息,定一个十一点的闹钟挑灯夜战(梦回一些考前抱佛脚的痛苦时刻),也会在送别北伐的共产党战士时吵吵嚷嚷着让战士们为新征程、为未来共同举杯,然后一甩脖子把酒用力喝掉。
有时看着看着,《觉醒年代》里脚镣踏血的名场面就会时常闪回,更添一分不舍和难过。周恩来亦然,我们这一代人大抵对周总理都有滤镜,他那张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的照片风采就十分令人难忘。《问苍茫》里,一开始觉得周恩来略显柔美,刚强不足(毕竟他那时候可是文武双全),还略有不满。但看到女装扮相看傻了陈赓的一幕(那一幕真的很好笑),没想到这里会被拍出来哈哈哈哈,虽然确实也是他积极参加戏剧活动、主张戏剧“开民智,进明德”的真实写照啦。但他与蒋介石直面时的毫无畏惧,与小超见面时的柔情似水(永远记得那时他给小超寄来的明信片上写着“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一同上断头台”,或许这就是最革命的浪漫告白吧),当众演讲时的掷地有声,还是演绎得非常刚柔并济,活灵活现的。
恩来自泽东,润之可延年。三位道别时对革命充满信心,“愿我们重逢之时,春风独秀,赤旗大招”,然而有人已经永远无法与朋友们重逢了……
然后是蒋先云。写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感到非常心痛。呜呜,在此之前,对这一位烈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原谅我真的党史不行)。一开始喜欢上这个角色确实是看脸(我有罪),后来是他身上那股子可以亲近的少年意气。
因此查了不少蒋先云烈士的资料:先天家贫,但禀赋聪颖,在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的1200名考生中名列第一,甚至从入学到毕业是所有科目成绩的第一,打仗时又身先士卒屡立奇功,牺牲之时年仅25岁,比我还小……现在25岁的少年人懂些什么呢?他那个时候已经在打仗了!面对蒋介石明里暗里的示好和高官利禄的诱惑,是怎样坚定的决心才能让他说出“头可断,但共产党籍不可牺牲”呢?篇幅所限,还有更多的先烈,那些死伤的战士们,还有那些付出一切的女性们……
革命是一群人的革命。请容许我用教员的这几句话结尾:“望大家,做革命的火种,让革命的烈焰,在各地燃烧!”大家伙儿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