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以启齿的是心底话,最容易误解的是家人。——《过时·过节》
外婆
剧中的女主角(也就是妈妈)继承了外婆的唠叨和控制型性格。在女主小的时候,外婆就对女主说,东西要放在这里,不可以怎样。女主面对自己的母亲,其实是比较顺从的。但是她自己却不自觉地继承了母亲的强势与控制,这点在自己的先生和儿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外婆性格中的强势与唠叨,很可能源于她自己的母亲。不知觉中,她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也将这些问题传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我们性格中的很多问题,很可能源于上一辈。时刻保存觉察,阻断问题下传。
外婆误会自己的儿子会拿她养老的钱,将儿子赶出家门。却没想到这一次竟是与儿子的最后一次见面。晚年在养老院里,外婆无时无刻不想念着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她终身的遗憾。
强势的人很容易冲动,而冲动常常会让人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所以,强势的人更要时刻保持觉知。
妈妈
女主是剧中的妈妈。她并不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女人,想要的不过是丈夫多一点的关心。而丈夫偏偏在她眼中是一个木纳的人。
女主在别人家当阿姨时,很羡慕主人家的那份关爱之情。但她生病时,男主人会把自己的医生介绍给她。她不舒服时,主人家的小孩会帮她按摩肩膀。而她要的这些关心,却在家里无法感受到。她的丈夫不会说甜言蜜语和关心她的话,她的孩子也不会主动来给她做按摩。
她希望自己成为主人家的一份子。当听说主人全家要移民时,她不经意的说了一句,怎么没告诉她?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失礼了,因为她不是这个家的一员。
为何在自己家里,却得到她想要的那份简单的关爱呢?其实这个世界就是一面镜子。在主人家,她对每个人都很关心的,和颜悦色,所以主人家的人也会给她同样的回馈。和很多人一样,她把微笑留给了外人,把脾气留给了家人。家里的强势和唠叨,造成子女的麻木,不知道如何关心她。她的先生并不是不关心她,她先生有一个小本本上记着要浇花,做什么事情等等。她先生以自己特有的爱的方式关心着她,却无法活成她想要的样子。
记得有个朋友曾经对我说,不要太强势,孩子想要做什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要让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是面对先生,她却百般挑剔。说自己的先生工作回家,没有像邻居家的先生那样做家务。她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先生是这样子的人?他能够对孩子不强势,却无法对先生不强势。
儿子
在父母的一次吵架中误会了父亲,将心中积压很久的压抑之情,全部投向了爸爸,所以未成年就离家出走。因为无法和父亲面对面,掏心窝的沟通,所以做了个AI虚拟人来模仿父亲对话。
儿子阳发明在元宇宙里戴上VR眼睛,和自己思念又无法面对的人对话。这是儿子的硕士论文,初衷是为了解决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但很快他就发现,VR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只是成为自己逃避现实的安抚奶嘴。
为了让儿子回家,爸爸决定牺牲自己,离开这个家里。但牺牲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以为牺牲了自己,可以成全家庭的幸福。但实际上家庭是因为有你才幸福。爸爸完全可以不离开家,儿子和解后,带着儿子一起在家里吃团圆饭。
最后
人类是群居动物,即便相爱相杀也要在一起,不分离。人们总是喜欢向对方去索取,即便有矛盾也不愿意离开对方。而人之所以会向对方索取,是因为你内在的空缺。当一个人内在丰满以后,就不会向别人去索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