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版电影,开年一版剧。虽说《基督山伯爵》是长盛不衰的IP,但改编得也太频繁了,都怀疑是纪念唐戴斯入狱110周年要有主题主线宣传。
法版电影,懒得提,槽点太多。我忍过了开场即大副唐格拉尔、忍过了费尔南和梅塞苔丝是贵族、忍过了唐戴斯因为救维尔福他妹被冤枉,到神父挖地道被砸死是真忍不住随即关掉了。如果一部片子除了画面无可取处,那根本没有长篇大论的必要。
剧版8集,首先名著的确得有这个体量——比较认可的BBC版《悲惨世界》,6集;前苏拍的电影《战争与和平》,将近7个小时。8集能保留过往基督山影视化过程中容易被删减掉的很多内容。
剧版也的确这样做了——如针对几位仇人的具体复仇过程。叙事总体详略分布是:复仇过程十分详细,前面的冤屈、伊夫堡内容和前往基督山的部分略赶进度,水手辛巴德的部分直接舍弃。
这也造成情绪铺垫不足的观感,与神父、雅各布的相识,都有匆匆了事之感。
和雅各布的相遇改成路见不平,随后盗其船前往基督山岛,再修书给钱约雅各布巴黎相见。
不过雅各布哑巴侄子埃托雷(原创角色)跳舞的时候充满风情,小细节还是很有风味的~
PS:这里要提一下原著目前会写进译序的故事:前面桥段经大仲马写作助手奥古斯特·马凯建议并开笔,他相助大仲马在其创作生涯巅峰完成了《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18部小说,因为署名和报酬问题和大仲马对簿公堂,可私底下却不影响二人惺惺相惜的交情。相关故事有一部电影《另一个大仲马》,但影片没把马凯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却只能当枪手的苦闷勾勒出来,甚至他的传记片连片名都没有自己的名字……总之,该片有机会再聊,但我是主张原著应有两位作者的。
改编层面,和以往的影视版本一样,幅度不小,“魔改”对于这个IP来说属实基操了。
先是我可以理解的部分:
①强化了宽恕主题,书中在最后惩罚唐格拉尔前,伯爵已经慢慢淡化了复仇的执念;而剧中放大了伯爵对满腔仇恨的自省,这是过往版本所忽视的,无怪乎整部剧看下来都很克制隐忍,复仇时也鲜有爽感。无可厚非吧,翻拍本来就是要寻求与当时社会观念的契合点,不然总是复刻有啥用。
②给欧仁妮策划出逃戏份,没记错的话,这是头一回凸显了欧仁妮和女性友人的情感和出逃过程,伯爵的相助、假婚对象的暗示,呈现得很得当,深得我心。
③结尾遣散雅各布和侄子时,雅各布的表现还挺感人,流露出平等感,是友情而非主仆情。
④唐格拉尔演员发挥最出色,那种唯利是图、有点小心思的感觉,拿捏到位了。
再是存疑的部分:
①伯爵有点咄咄逼人,见到仇人们近乎贴脸输出了,感觉生怕人认不出自己是唐戴斯,按逻辑早露馅八百回了。
②三个半仇人中的半个,卡德鲁斯人设改变了。按新人设,他做的没毛病啊——阻止过他人写检举信、照顾伯爵父亲,也无贪财之举,兢兢业业帮伯爵复仇,伯爵和雅各布揪着老哥没阻止成功不放,逼着他赎罪,这卡德鲁斯何辜啊!
③万万没想到让海黛“黑化”了,我不反对邀请黑人演员,但这里的海黛未免离书中大美女形象相去甚远。
④最最不可忍的是,全书主旨是啥?最后一句给写明了啊:等待与希望。剧集为了让你伯爵又一次和梅塞苔丝破镜重圆,硬生生改成“爱能治愈一切”了。
但,即使有不少存疑之处,这版已是《基督山伯爵》一众影视化版本中,成色较好的了(仅我看过的:1988前苏联版、1998多国合拍版、《新基督山伯爵》以及这两年的两版,其他年代久远的版本着实没看过)。
这其中,最好的版本依然是前苏联版的。说起来,前苏联许多翻拍名著的影视作品都非常出色——比如《战争与和平》《卡拉马佐夫兄弟》,前者的战争场面甚至是个人心中战争戏最佳。
如果说那两部是因为本国文化翻拍有优势,那翻拍《基督山伯爵》就显得难得了。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伯爵在东方、雅各布改成日本人打扮的中国人等奇奇怪怪的操作,但整体韵味是留存的,插叙的开头也非常好地利用了影视化的优势。
况且选角近乎完美:梅塞苔丝已经够美,海黛则完美还原甚至更有妖娆感。同时,前苏版是唯一一版让伯爵容貌大变、唯一一版让伯爵和阿尔贝长相相似、更是唯一一版忠实原著让伯爵和海黛远走高飞的。
话说回来,其实前面表述有误,就《基督山伯爵》剧情和主旨的影响性来看,经典“翻拍版本”多得很:金庸几部小说、《肖申克的救赎》《美国往事》《琅琊榜》……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