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它的传奇性,它存在于故事中,展现在改编的影视里。至于真相如何,过程有多刺激,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由此,这一类型关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就非常吸引人的眼球了。毕竟,相比冰冷冷的文字,影视总是直观得多。

...

在诸多通过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当中,《逃离德黑兰》绝对算得上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整部电影没有一点尿点,美国这边政府的运筹帷幄,伊朗这边亦步亦趋的紧张形势,好莱坞这边貌似有点不靠谱,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助攻之势的局面。这些让我在看的过程中,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刺激到不行,有心脏病者勿入。

...

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达到顶峰,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名人质。与此同时,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不过以当时的局势,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本.阿弗莱克饰)负责人质营救事件。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而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离德黑兰》(Argo)。

...

整部影片节奏非常紧凑,首先,对故事背景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伊朗革命如火如荼,人们义愤填膺,恨不得吃这些美国大使的肉,喝美国大使的血。这场景让我想起中国的那段屈辱史,应该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都是想吃日本人的肉,喝日本人的血的。影片开始情节的交代,并不是无用功,相反,它则是在从另一方面表明,在这个国度,此种紧张时刻,这6名人质想逃出来,无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性。其次,正是由于革命的热潮,群众对美国人的恨之入骨,这也加深了这6名人质的恐惧,为后期拯救方案出来时,他们的恐惧,畏首畏尾做铺垫。

...

Tony的职业素养很高,这是他的职业,也是他的使命,每走一步,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突破层层险阻,上面批准了这个方案,接下来就等着去实操了。光是Tony一个人拼命,那肯定不行,这是一个Team强强联合的结果。首先,这6个人得完全信任Tony,必须牢记自己的身份,夸张的说,得与他们的“新身份”融为一体,编剧要有编剧的素养,摄影师要有摄影师的专业,每一环都不能错。他们一遍又一遍的预演着过安检的盘问,出生年月日,什么时候去到伊朗的,所拍的电影类型,几十个问题,上百的问题,细节性问题,他们得下意识就回答出来。

前面我也说过,这是一个Team,除了这6个人和Tony是一个Team,其他环节跟这7个人也是一个Team。美国政府这边得做好一切后勤,负责订好机票,随时关注外界局势变化。而“制片公司”这边得在办公室好好呆着,准备好随时接听电话和伊朗这边的调查。一环套一环,哪一环都不能出差错。一个环节出差错,不止是这6个人,连Tony也会回不来。

完全是一场心理博弈战,明明大家都怕得要死了,还得强撑着装作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好像真的是去拍电影的,并不是逃难。去到机场那天,状况不断,坐在电脑桌前的我,真的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其实在前一天晚上,Tony就已经接到电影伪装方案被否决的消息。他不甘心,他与他们相处了这么久,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份工作,一项使命,也是一场情谊。第二天,他依然带着大家踏上了这份貌似有点“送死”的路途。

机场戏码就是高潮中的高潮。因为只要一刻没上飞机,飞机还没起飞,他们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一道道难关,就这样展现在大家面前。首先,他们去到机场,得有7张早就为他们买好的机票。Tony的上司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他的作用,直接越过上级,采用了各种方法联系到了总统,在关键时刻,为他们定好了这7张机票。其次,如果这6个人真的是几天前才到伊朗的,他们离开机场时会带走一张白色的底单,写着他们来到此地的目的,然后机场那里会保留一张黄色的底单,是他们几天前来到这的凭证。当然,任凭机场工作人员怎么找,都是找不到这黄色的底单的。这一点,他们早就预演过了,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这一关顺利过去。到最后,面临的是军方接近逼问的环节,他们准备了让他们开胃的小故事,他们已经接近成功的边缘了。最后一个砝码便是那一通打往好莱坞的电话了,确认真的是有这一回事儿,真有这么一个制片人。每一环都不简单,差一点都会露馅。

不想透露太多,但是又一下子透露了很多。感兴趣的还是自己去看这部电影吧!

人在历史面前是渺小的,总是被命运的陀螺操控着。可是,总有这么一些人不甘心,愿意迎难而上。终于,大家都以为是一场笑料的历史,结果变成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