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时隔十多年重看《午夜凶铃》。第一次看此片还是初中时跟小区里的朋友一同观看,看完后对这部大名鼎鼎却完全不能吓到我的经典恐怖片嗤之以鼻,这次重看倒是让我看到了恐怖感之外的、它独有的价值。
本片问世之前,美恐的传统虐杀片正被戏说和解构,科幻元素融入,恐怖ip扩充减缓但已非常丰富,从多年后另一部电影《林中小屋》所致敬的早期恐怖片和游戏《黎明杀机》的联动dlc就可见一斑;欧恐缺口较大(可能这块我了解尚少),大多是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的特点,翻拍着吸血鬼恶魔等带有恐怖元素的文学作品;港恐以中式志怪小说为源持续输出僵尸片、恐怖喜剧和妖鬼爱情片,同时也凭借文化优势发展起西方cult片;日恐的风格和港恐相似,但除妖鬼怪谈和cult电影之外,还拍摄了恐怖推理和怪兽等题材。而1998年中田秀夫拍摄的《午夜凶铃》可以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将日恐推向巅峰时代。
《午夜凶铃》的故事从一个都市怪谈展开,最终揭露的还是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恶。这一故事的主题可以说是老套的,论脑洞不及90年的《世界奇妙物语》,论恐怖程度也低于许多其他恐怖片,但它在多个方面的开创性和优点对后来的日恐风格影响巨大。
第一是发挥了它脱胎于怪谈类型的天然优势。电影中观看恐怖录像带的人与观看《午夜凶铃》的观众之间构成一种互指关系,人们不仅害怕恐怖故事,而且在带有真实感的故事引导下开始害怕恐怖影像本身,进而带来一种现象级的恐怖风潮(相似的还有后来的《笔仙》)。
第二是恐怖片这一概念上的突破,人的邪念导致人的悲剧,邪念永无止境,悲剧不断重演,怨灵则是邪念和悲剧的化身,人类无法消灭无力对抗,只会像瘟疫一样无限传播,一种非人的恐怖力量伴随人的恶行直达人性最阴暗面,无差别地诅咒所有人,这是对那个时代日本社会存在的无法摆脱的集体焦虑的艺术化展现。
第三是电影语言层面的,直到最后十分钟贞子才正式高能登场为这一都市恐怖传说画上完整的句号,在此之前电影的节奏是偏缓慢的。放弃大规模使用血浆等直白的恐怖要素,引入录像带、电视机、电话等贴近生活的物件作为恐怖意象,低调光营造阴冷氛围,布景整齐有序却始终保留危险来临的可能,仰拍的压迫感、俯拍的命运感和平拍的窥视感,这些常用的角度结合使用,配合缓慢移动的镜头和诡异的音乐给人心理极大的压迫感,这种集大成且轻量级的组合技法与日恐节奏相性极佳,一举成为主流。而后的清水崇执导时则更大胆,不惜牺牲电影美学,一切为了恐怖,将影像能带给人的心理压迫感发挥到极致,拍摄出《咒怨》系列恐怖巅峰之作。此后从同时代其他知名恐怖片导演如落合正幸、白石晃士等人的作品,到十几二十年后的亚洲民俗类恐怖片、欧美宗教恐怖片,均可见此类风格的运用,影响深远。
虽有《闪灵》等佳作在前,但真正让我爱上恐怖片的是2000年前后的日恐。恐怖片的风格还会不断发展,而像《午夜凶铃》所开启的日本恐怖片黄金时代大概是可遇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