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林奇去世了,甚至都算不上是他的影迷,但觉得还是想把这篇影评放出来,以此纪念,双峰中那个耳背的探员。
所谓烧脑的电影,和魔术颇有相似之处,知道了谜底是怎样,再看便不会有那么困惑不解的地方。
作为非职业鉴赏人士,电影的细节逻辑对我来说,就好像吃火锅时我并不会去在意火锅的底料到底是哪些香料,而更在于体验火锅时蒸汽的氤氲与舌尖的触感。
Diane在和导演妈妈吃饭的时候,渴望地说,我想成为女主。然而讽刺的是,穆赫兰道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Diane展开时,一眼扫过去,前排的影评也都好象是解密寻宝地活动中此起彼伏的“这里原来是这样”的惊叹,与对Diane全方位的分析,而看不到对她人的同情与共鸣。
Diane有着温柔与善良的一面,这并非是梦境中为了Camilla留在身边而强行赋予自己的人设。看看现实中为了迎合憋屈与压抑的大众所发明出来的不断重复但总是好用的爽文爽片套路吧——装腔作势的人被火速打脸,被欺负的人可以不留余地的报复与碾压。如果Diane仅仅是一个嫉妒情人成就并为背叛而伤心的人,那梦境的编织,如果就是为了满足现实的心理的话,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受到喜爱但名利还远未到来的阶段。但梦境中,从开始到去看地下表演,她一直是有礼貌的,理解的,温柔的,坚定的,信任的,聪明的。这不仅仅是她刚到美国时的样子,也是她哪怕是生活窘迫到极致,也最希望自己拥有的,这难道不值得感动么?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中看到热腾腾的烤鸡,而Diane在最绝望的时候,所许的愿望中,希望自己坚定善良还有能力帮助别人?
Diane不是一个loser,在嫉恨交加下做出杀人选择之前,她的生活也不是一个failure。很多影评的分析中,她仿佛是一个洗干净了等待被解剖的兔子一般,似乎她唯一的价值就是,电影的情节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虚幻的部分,又有哪些映射了现实中的什么。但这样趣味寻宝的同时,难道就没有人经历过恋慕的对象或者是亲密的朋友,越飞越高到自己再也看不到吗?就没有人经历过,感觉到同样起跑的同伴,发展好像是背后有黑幕或者开了挂一样吗?就没有人经历过,自己把对方当成很重要很重要的存在,而对方虽然还有所回馈,但明显仅仅把自己当成是众多朋友中的一个吗?她的苦涩,恐惧,愤怒,伤心,嫉妒,困惑,还有挣扎,就仅仅因为大卫林奇加入了一些个人风格的手法,就能这样被忽略掉吗?
我不是职业电影人,但看过双峰,知道一些他的经历,我不觉得大卫林奇是一个装神弄鬼,企图用噱头来吸引眼球之人。而他之所以要这样拍摄,而非平铺直叙,个人的理解是,这样才更能突出一种氛围,一种存留在他的青少年与人生中的不安与战栗的感觉。一切似乎都没有问题,但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平静的水面,总是伴随着不正常的低气压,仿佛天边地平线处,总会有不起眼的黑点,之后变成腥臭的巨浪。这样的感觉,确实很难单纯的用任何情节与对白来做到。
一位厨师,想要把鸡和蘑菇的味道完美的混在一起,把鸡和蘑菇切碎了,错落着摆放进行烹炖,然后在“懂得做饭”的人的带领下,前来品尝的人,纷纷把鸡肉和蘑菇再重新拼回整鸡与蘑菇的样子,然后开心雀跃,表示自己真的懂这道菜了。
我并非在谴责分析的影评,因为我自己也是看了影评才知晓了谜底,我只是觉得悲哀,剧中的Diane羡慕的看着Camilla如众星捧月的生活,渴望自己什么时候能成为世界的中心,而当她真的成为电影世界的中心之后,所等来的,却是手术刀与透镜。很少有人,看着她那无望的双眼,想和她说一声我懂你,理解你,同情你,也欣赏你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