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里斯本丸沉没》上映第一天就买票去看了,结果看完一肚子气,管虎的电影我再也不会看了。

最生气的点是,主创魔改了东极岛渔民出于善良舍命救人的历史事实,强行加入渔民内部的对立,渔民与外部的斗争,硬是要写成俗烂的复仇(?),拉低了最重要的立意。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电影大费周章地铺垫了一系列的矛盾,包括不限于:吴磊朱一龙与渔民的矛盾(东极岛内部矛盾),吴磊与朱一龙的矛盾(兄弟间的矛盾),渔民与保长、教书先生的矛盾(岛内本地人与外来者矛盾),渔民与日军的矛盾(岛内居民与侵略者的矛盾)……

为了塑造矛盾,前面的剧情全是家常琐事又臭又长,和历史事件毫无关系。到了日军进岛的时候,为了突出侵略者的丑恶毫无尺度地展示血腥暴力场景。不是说直接呈现这些残忍的画面不好,而且呈现的方式太赤裸简直像cult片,看得人生理不适。

看完我有一堆为什么想问,比如电影砍头的画面,展示出来也就算了,为什么要反复切换好几次?为什么要完整地拍摄小孩子被杀害的画面?为什么要把镜头对准岛上日本兵的屁股??为什么要拍朱一龙和倪妮调情??为什么要让渔民出海救人的时候像猴子一样大喊痛快??到底是谁想看这些东西??真的有点恶心

抗战题材最不需要的就是反复渲染这些残忍的东西,作为我们民族的共同伤疤,作品只需要客观克制地展现就足够激起观众情绪了。这点《南京照相馆》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