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小时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留下的是如细水流长般的缓慢渗透。

而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被它震撼,第一次,来自于梁罗茜小姐姐的那篇《成长》。我已经记不清一些句子了。开头说的是台南的一轮明月下,少年正捶打着一棵苍老的古树,眼里却写满了那个年纪本不该有的坚韧。在那篇文章里,我第一次认识了小四和小明,只觉得他们的成长是咬牙切齿般的艰难。

在文章的结尾里,llx小姐姐说,那些低眉顺眼、辗转反侧的夜才是成长走过的路。如果能够来到那个夜晚,她会轻轻地拥抱小四儿,告诉他我理解你。

我记得的,是那篇文章里流露的痛,有关成长的痛。当我终于亲自欣赏完杨德昌的这部巨作后,镜头下的痛和llx笔下的痛,一摸一样。

小四和小明,在他们的年纪里却承受了一个时代的重负,成长等不及少年的幡然醒悟却已经悄然而至。可是,这并不是真正的成长不是吗?可是,谁也没有看到一个少年的变化,从沉默到暴躁,那挥起的棒球拍和匕首里,是迅猛的成长带来的隐痛!

是啊,在台南的那轮明月下,如果能抱抱那个少年,告诉他你不必改变这个世界,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