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看完之后觉得当老师真的很不错,老师和医生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两种职业,前者教育人的心灵,后者拯救人的肉体。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但有的星星被厚重的尘埃覆盖着,太久没有展现出自身的光芒就暗淡下去。老师之所以神圣就在于他们能够扫除这些尘埃,让他们顺利地散发出内在的光芒。
  看着电影里的小男孩,我倏然想起一位和我小学初中都同班的同学。我还记得他的样子,却忘记了他叫什么,暂时叫他阿伟吧。阿伟和片中的小男孩十分相似,几乎每科成绩都是零分。可惜的是他并不像片中小男孩一样活泼,淘气。只是默默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睡觉,发呆。由于和他小学同班,我初中时还挺关注他的,希望他好,能好好学习。当班主任叫我组建内阁时(帮她选班干部),我推荐了阿伟,但班主任否决了,原因我也能理解,一个每科成绩零分,天天沉默不语的,毫不起眼的男生,怎么能当班干部服务大家呢。
  很遗憾,那个班主任并不是阿米尔汗,没有心思去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见过阿伟,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过得如何。教育体制是一个大工厂,我们每个人都是产品,向着工厂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发展。不合格的就淘汰,社会不需要你。应试教育只希望用最小的成本,去培养出最能自我剥削的人来维持社会发展。反过来,功绩的社会充满积极的口号,它看似自由,却让人们在过度的积极性中自我剥削,直到精疲力尽,感到疲累和抑郁。
  大家都变成螺丝钉了,那谁来成为改进机器的图纸呢?
  回到阿伟。从世俗的眼光看,他真的很平庸,甚至需要用差劲来形容。班主任也放弃了对他的教育,只是把他放在教室最后面一个人坐,让他不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他一定没考上高中,或许去了职校学一门手艺,也可能直接出来社会干些体力活。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我对他的关注有种对于弱者的怜悯吧,为他感到可惜,却又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在一旁关注他。后来我顺利升入最好的高中,他也消失在我的世界里。我对他的印象越来越淡,连名字都已忘却。不出意外,以后的人生我们也不会再有交集。今天上午看完电影写写关于他的故事,在回忆的温柔乡里,好好休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