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片子开始挺平淡的,一边玩手机一边看。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我也是好久没看电影了。前面吃了9个馒头都没有吃饱,吃到第十个,触动的胃的盈亏平衡开关,胃才给了反馈信息。于是又开始回忆前面九个馒头的味道。后劲真足。
包含的话题很多,北漂,返乡,中年,理想,生死,爱情,亲情。技巧上,电影套着电影,又套着纪录片。一锅的好材料,好厨子,丰富的烹调经验,奈何锅太小。Aiming to the moon,if you fail,you can touch the star.所以片子还是真的不错。
吴迪就像是大多数北漂文艺青年,还是保持着率真和活力。在父母妹妹眼中,他已然是中年人了,自己还觉得自己年轻,吃饭都可以像年轻人一样吃很多,还可以继续上路。口欲便是欲望的一种,年轻人都有强烈的欲望,像每一个初来北漂的年轻人一样,野心勃勃,觉得这里便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地方,刚回家乡,这种感觉依然是存在的。当那种欲望慢慢消退,人也就开始慢慢的衰老。想想自己刚来北京,没有住地下室那么苦,唯一比较难的是早上的地铁,天通苑南上车,坐到北苑下,每天上班下班,回去就是看书,看电影,打球,来打发时间,就这么也过来了。并非是如履薄冰,但是从投胎,念书,生活,工作,等等这些,但凡一步走偏了,也便是没有现在的我。排列组合以下,这个几率应该赶上中彩票了。不管过的怎么样,这都是亿万分之一的几率。也没什么遗憾,人生便是迎难而上,见招拆招。和那个不知道的对手,斗一辈子,到最后,逗剩下的时间。
片子的背景应该是四川重庆那边,浓浓的口音,让人感觉更真实。吴迪和父亲去老张家里求办事,上来就是看到老张被媳妇打,头都打破了。老张还想让媳妇给客人倒茶,扳回一些颜面,结果被媳妇无情的回怼,最后因为失血过多,上了救护车。这算是川渝特色了吧(吴母张口便是老子),如果中国哪里能出一只达荷美女兵军团,那一定是在川渝地区。男女平等的年代,如果还是抱着大男子主义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毕竟大清都亡国100多年了。
和柳柳的重逢,点燃了中年人的第二春。柳柳已然成家,而吴迪还是单身一人,注定这是一段没有爱情的主线。吴迪还保持着大城市里的优越感,天真的像个孩子,觉得自己优秀聪明,又自作多情。柳柳则是世故许多,吃一顿肥肠面,就把吴迪的情况了解的七七八八的。中年人还是直接些好,跳过支支吾吾,开门见山,各取所需。柳柳看重的是吴迪这个鲜活的题材,一个拼命的掩饰自己的失败和落魄,一个就是想抓拍回乡人的失落和反差,如果是这么发展,必然没法进行下去。
导演的一番话给了她启发,要拍些积极向上的人物。吴迪显然不是,于是乎,得给他找点事,找点跟他相关的事,鼓励他把自己的剧本拍出来吧。返乡积极向上的形象,这不就有了么。柳柳才是最好的导演,导演着吴迪的人生。把吴迪送到桥上看风景,柳柳便能在桥下继续她的事业了。人生如戏,你是要演给别人看,还是演给你自己看。
这里面就很耐人寻味,吴迪和李老师本来在争吵,结果柳柳拿过来摄像机时,两个人表现得很谦让。我们生活中,经常也会给自己放一个摄像机在旁边,在镜头之下做着循规蹈矩的事,按照社会的运行法则去生活,成为合格的一个配件。突然有一天,总会觉醒的,把摄像机砸了,把自己找回来。不然就会像李老师一样,一阵风过来,吹走了假发,马上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生老病死,总是这样运行,秃了也是你,老了也是你。
吴父这个角色,演员真的很出彩。绝对是老戏骨。话不多,但是表情动作都很到位。在郊外远远的看着妻子拍戏的一幕,眼里的表情很丰富。尤其是江美玲去世后,整个人的感情表现进入了一个爆发期。上香的时候,找孩子们要打火机,两个孩子都给了,却只拿了女儿的,这里明显还是怪吴迪,觉得是吴迪拍电影,导致了江美玲的意外。
他不曾做错什么,只是想展示一下一家之主的地位,好不容易帮吴迪办好了工作,想着能被家人肯定,却发现孩子拒绝了自己的好意,一怒之下想要翻桌子,却被女儿死死的按住桌子,动弹不得。还把自己的腰给闪了。可能看的时候会哈哈大笑,但是仔细想想,自己是不是早晚也会有这么一天,对周围的一切,无能为力。只能扶着腰,离开饭桌。这位演员把这一切,演绎的淋漓尽致,真的很难得。这样的一个人,最后为了妻子的梦想,儿子的心血,穿上了妻子的衣服,补拍了吴迪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面对外面的诱惑,他用无声的沉默,替妻子做个决定,维护了这个家庭的完整。最后鼓起勇气,转头的一瞬间,面对大家和镜头,完成了和妻子,和儿子,和自己的和解。
关于理想,这是个俗气的话题,又是个不得不说的话题。我们总在探讨成功,失败,人生的意义。这个片子里金句频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这便是我自己人生的意义了。如果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每一天,那便是赚到了。
记录片最后还是被剪辑成了吴迪最不希望看到的一个版本,一个颓废啃老的形象,这样才符合家乡人的预期,你混的好,我们见不得,你混的不好,我们就开心了,这就是大家的共鸣,大家喜欢看这样的纪录片。除了父母,别人见不得你的好,这便是人性。讽刺的是,吴迪自己没有通过写剧本,拍电影来出名。什么都没干的导演,通过他的失败人生,拿了大奖。
影片的最后,柳柳和吴迪相互开车,走走停停的,其实很出彩。最后两个人谁也没有打破沉默,吴迪有自己的骄傲,开着出租车,孑然一身的自己,早已没有了任何的优越感,而且心中的那份自作多情,也被柳柳旁边那个男人的出现,给撕得粉碎。柳柳的世故,让她顾及吴迪的面子,假装看不懂,各自走各自的路就好了。人生之路,走走停停,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考场。
吴迪送别妹妹,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开始写剧本,名字就叫走走停停。我觉得导演应该看过独自等待的。致敬一下,这部将近20年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