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哭,又笑,感动又生气,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故事线简单,却能让人充满期待地追完这部年代剧。没有所谓的反派,没有勾心斗角的刺激,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看似平淡却又着实吸引。跟着《父母爱情》,似是也走过了这一生,走过了这个年代。究其原因,在于真。
真实,表现在生于21世纪,对上世纪中后期社会生活不甚了解的我,对每一段故事线的好奇。这种真实细化到每一个人物的外在成分,比如身份、言行举止、穿着,以及代表那个时代的物品,很自然地展现每个人物的思想,和他们所代表的形容词。
好面子、简单正直是江德福;有情调、有教养是安杰;善良、任劳任怨却又不服输的江德华;爱耍小聪明却也真诚待人的老丁;彪悍、热心的秀娥嫂子;让人又爱又恨、仗义直爽、从小就“巾帼不让须眉“的江亚菲……他们通过大半辈子的生活点滴,一步一步走进观众心里。
当我看完却又共情的片段有,
1.老丁终于答应娶德华为妻时,德华边哭边笑地狂奔回家,那时她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是她对幸福的渴望、对曾经被拒绝的失落与不甘的隐忍,终于一起爆发,善良纯粹的德华用这样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激动,很是让人感动。
2.让人感慨的欧阳懿和安欣这对夫妻。曾经门当户对、童话般的爱情,却在大时代背景下变得一文不值。成了右派的老欧被发派到小黑山岛做苦力,擦肩而过的妹夫已经成了人人尊敬的司令。他醉酒后的一句“我不叫欧阳,我叫老欧”,不禁让观众联想到曾经吃西餐的画面——这还是那个心高气傲、穿着西装优雅地切牛排的欧阳懿吗?现实的折磨和屈辱,彻底打败了他的自尊和清高,也将他意气风发的脸变得苍老。如果说欧阳懿自嘲是“老欧”充满了愤怒和不甘,那么妻子安欣的那句“我叫你老欧,行了吧”彻底将他的满腔愤懑,击碎成零散的委屈,失控地伏在桌上号啕大哭。
3.在安杰昏迷住院后,江德福寸步不离的守候,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是对老伴的担忧和慌张。安杰醒来的那一瞬间,女儿江亚菲和丈夫的一拥而上,激动又颤抖的眼神,传递着这个家庭最美妙的情感,引得观众揪心又泪奔。
剧中的许多对立词,都是那个时代带给人物的不公平。资产阶级和农民,有文化和没素质,当兵和下乡。阶级、身份、背景、人脉,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全部。所以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也是幸运的,令人向往的,虽是资本家出身的安杰这辈子平安不愁,虽是农民却正直沉稳的江德福这一生拥有事业和幸福,那个时代的爱情,最完美也不过如此了吧。
人生无常,因此导演和编剧刻意淡化了生活中悲伤的那一面,并未过度渲染离世的伤感。这更让每一个人物,始于真实,终于真实。没有隆重的登场,也没有刻意的离场。秀娥嫂难产而死,老丁因便秘去世,岛上的邻居张桂英突然离世,都是从其他人物的谈话中传递出来。虽不曾送别他们,但我们已经潜移默化地熟悉了他们,好似那个年代,我们一同走过。
很赞同王海洋教授对江、安爱情的总结,“一生中,他们都在试图改造对方,而又抗拒对方的改造。就这样在耳濡目染的生活里,逐渐变成了对方的样子。”优雅的安杰脱下了资本家小姐的外衣,说话也开始大嗓门,变得接地气。粗俗的江德福,戴上了绅士的帽子,睡觉要穿睡衣,早晨要打太极。
也许这就是 爱情到最后,最幸福的样子吧。自己变成了喜欢的人的样子,就连空气也透露着温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爱情,会融合在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直至奏响生命的终曲。
不是每一段爱情都是偶像剧。没有名场面,处处是名场面;没有高能,处处都是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