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熬夜到12点把这部电影看完,整夜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辗转反侧,今天又是一大早乘着三个室友还在睡觉赶紧起来把影评补写掉。

我的观影顺序是:诺丁山-真爱至上-四婚一葬。看到四婚一葬评分如此之低,我真的是悲喜交加。悲的是,又看到一部如此优秀的电影又要被埋没,喜的是大部分观众由于审美水平实在低下而不能欣赏此片,更多人因为评分低的原因会错过此此篇,而我却能在偶然间发现这部被埋葬了的杰作,并能欣赏到的他超高的艺术水准。不得不说是冥冥中自有神灵暗示,要我将此片发扬光大。

诺丁山、真爱至上,四婚一葬可以说都保持了超高的制作水准,前两部偏向形式主义,而四婚一葬则是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平分秋色,看似不伦不类,但其实表现出的艺术张力丝毫不逊色于前两部 ,这也是我为什么偏爱四婚一葬的原因。

男女主的爱情线采用了较多现实主义的手法,两个人在婚礼上结识,男主对女主见色起意,当晚就发生关系。剧情看似平庸俗套,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却完美诠释了什么才叫真正的浪漫主义。不需要海誓山盟,也不需要惊心动魄,不需要人性的考验、道德的审判,爱情是每个人最宝贵的随身物,但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被人攫取。狗与狗看对眼了,便可以相互交配,而我们在卫道士的洗脑下却必须跨越层层险阻,许下无数不可能完成的承诺,才能一睹爱情的“真容”。所以说有时做条狗也不错。

本片最被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女主向男主袒露情史的片段了,从第一个数到第33个,仿佛猎人在清点自己已经到手的猎物,脸上鬼魅邪荡的笑容又使她好像化身中世纪的女巫,让人不寒而栗,而口中描述的却是与历任情人的风流韵事。如此强烈的反差,毫无保留地映衬出女主的性格。我想荧幕外的观众看到这也必定能与感男主感同身受,不得不被女主的魅力所折服吧?

本片的另一大亮点当属男主几个朋友的暗线了,这样的叙事结构在诺丁山真爱至上中也有。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使主线已经有了这么夸张的渲艺术渲染力,但是几条暗线似乎也丝毫不受影响,不得不再次感叹大导演和编剧们的功力。不过我还是想再次提一下克里斯汀饰演的Fiona的这条暗线,为何在圆满的剧情中还要加上Fiona这个突兀的存在?细细回顾本篇我们又会发现:“哦,原来是导演们想告诉观众浪漫主义并不是所有症结的灵药,因为我我们有可能终其一生都等不到我们爱的那个人出现。世间还是会有寡妇鳏夫,还会有孤独与寂寞,还会有始乱终弃,还会有谎言与出轨,还会有暴力与冷暴力。”其实我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信徒,但我不得不承认,本片的确给了给我好好上了一课,因为他告诉我:爱情不需要道德作为保护色,因为它本身已足够强大,婚姻不是战争与和平,更不是囚笼与枷锁,不只是鲜花与掌声,不只是轰轰烈烈,车水马龙。而是要心与心,放下伪装,赤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