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分的话,剧情上我最多只能给7分。(但鉴于8.5的开分,我觉得有必要当波均衡教派,故给4分)

特效自不必多说,确实很震撼,特别是天元鼎迎面降下的那一份压迫感让我直冒冷汗,但我打分从来都是以剧情为主,剧情让我感到不适,特效再好也无用。

重点说说剧情的问题(事先说明,虽然我看过哪吒1,但基本上忘光了,所以下面的内容尽量不触及设定)

一、剧情节奏太快,情绪氛围割裂1.开局进度快

一点前情提要都没有。开头只是简单的提一嘴这世界有魔丸和灵珠的设定,马上接到哪吒敖丙重塑肉身,然后开始搞怪,在一副嘻嘻哈哈的搞怪气氛中,一转镜头,黑云压境,申公豹围城,马上要打仗了。完全不照顾一下我这种没看过或是忘记哪吒1剧情的人。

2.情绪转变太快以至割裂

这部电影最让我流汗的就是这点,前一秒还是气氛很压抑的场景,下一秒就硬憋个搞笑逗乐的桥段,甚至是屎尿屁笑料要逼我笑。结果便是把我的情绪引导得上不去下不来,尬在这了。

比如申公豹围城一战,前脚陈塘关守军在奋力抗敌,流汗流血,局势及其严峻;商议停战后一众百姓立马就跟没事人一样在李靖夫妇送别哪吒时去献媚吃瓜。怎么?守军伤员中没有他们的父亲儿子吗?申公豹围城没影响他们的生计吗?怎么一个个都像要过春节一样嬉皮笑脸,有闲心说笑话搞怪呢?

如果在这里电影正正经经描写战后衰败、百姓坚强度日的场景,然后来一场亲子离别的戏码的话,我说不定还能挤两滴眼泪出来。电影偏偏用力过猛,搞来一堆缺心眼的吃瓜群众围观,那我能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只需要微笑就好了,顺便头上挂滴汗

类似的情绪引导反差太大,缺少铺垫的剧情还有很多,如屠城后的石姬臭美桥段、逃亡途中龙妖相互争斗吃瘪桥段、炼丹炉里的烤章鱼桥段等等。在该沉重的地方非要不合时宜的抖机灵,会破坏连贯的情绪积累。

在这点上《哪吒2》甚至不如《唐探1900》,起码发哥在法庭上面对外国佬讲那段辛酸历史时确实把严肃庄重的氛围拉满去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了,也不会让王宝强或者刘昊然突然乱入献个丑,再让发哥接着讲。

3.打戏频率快、内容太满,无轻重缓急

这个电影除了那不顾他人死活,强硬到尴尬的笑料以外,就是连绵不绝的打戏了。打申公豹、打土拨鼠、打申公豹他爹、打石姬、打龙王敖光、打鹤童鹿童、打鼎、打水蜜桃......

除了殷夫人化丹以外,没有合格的文戏去缓冲打戏之间的节奏并串联剧情,观感上就是一直在打打打,打得我喘不过气,结果到最后打得我审美疲劳,看得直打哈欠。

另外个别角色打戏内容也铺得太满了,无论对方与主线是否有关联性,都要从头打到尾。对付像土拨鼠、石姬这两个无关紧要的角色有必要安排这么满的打戏吗?安排哪吒把他们秒了或者剪两个蒙太奇画面意思一下,睡眠丸以及发泄怒火这两个剧情节点完全可以并入到后面的打申正道和敖光剧情中,腾出时间多给主线中的陈塘关或者BOSS的阴谋伏笔一些描写,来两段文戏不好吗?

二、屎尿屁笑料

我其实不反对运用屎尿屁笑料,前提是你有周星驰电影那样的掌控能力以及轻松的氛围,而不是在严肃紧急的事态下抖机灵,有且不限于:

1.申公豹围城,大战在即,却要展现百姓扣脚趾、擤鼻涕、狗皮膏药的画面。

2.哪吒与太乙身负陈塘关存亡之重,赶路途中对练,却莫名其妙摔入屎坑。

3.呕吐物硬怼观众脸,太乙对哪吒要喝呕吐物一阵吹嘘“勇敢”。

4.对情节毫无帮助的童子尿。(这段是最扯的,当时还以为会是哪吒迷路阴差阳错发现什么阴谋伏笔类似的发展,结果就是单纯展现玉虚宫的大,并顺便给水蜜桃施肥,为搞笑而搞笑,纯水剧情)

说到这里,更感慨陈塘关守军与居民剧情份量之轻,导演宁愿抽时间塞些无关痛痒的屎尿屁笑料,给无关紧要的妖怪头领拉满打戏,也不愿给些镜头展现围城戒备情况下以及战后的陈塘关众生相。

电影充其量只是让李靖向申公豹提一嘴“城内百姓死伤严重,需要药物”,使之成为烘托申公豹人物形象的一个佐料,脑海不由响起这首歌:

水向下流 沉底的位位都有眼有口 有手 面目模糊不入镜头

甚至当一切都结束后,连一刻都没有为被屠城的陈塘关百姓们哀悼,立即赶来的是“我们还年轻”和搞笑彩蛋!

三、人物1.哪吒

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对的,在哪吒身上,我只看到了“努力与汗水”,和他魔丸的设定没有半点关系。

......哈哈,适才相戏耳。

整部电影,除了力量,我没看到哪吒有一丝一毫的成长,从头到尾依旧是一个狂妄冲动无脑不讲理的混小子。而这份所谓力量也是他魔丸的设定给他爆的数值挂,和“哪吒”这个人有多大关系呢?

我命由我不由天?你不能只在别人聊你驼背斜肩黑眼圈的时候才说那是天生的。

2.申小豹

登场第一眼就知道申小豹是为了写死他而产生的工具人角色,比《双城之战2》的伊莎还明显,但我没想到他比伊莎死得还潦草。

伊莎死时,我还会感叹“原来她要死在这里,还行吧”

申小豹死时,我只会流汗“欸?!你这么似了?!”

从申小豹登场的时机开始就很奇怪,不早不晚,偏偏在李靖和申公豹说话说到一半时突然闯进来,然后直接把李靖晾在一旁和申公豹聊了半天家常......气氛太尴尬、太诡异了,这两段剧情真的有必要安排在同一时间发生吗?

导演这样安排单纯只是为了让李靖向观众说教“孩子需要好榜样”这碗醋。

再缕一缕申小豹的所有经历:出场间接帮陈塘关拿药,被劝回家→回家目睹父亲被哪吒抓,诱使父亲反抗被“杀”→给申公豹传“假”消息→死亡,真的是干脆利落,用完就写死,没跟其他角色产生任何“多余”的互动。

创作出一个有发展潜力角色,没过两章就随意的将之写死,这种做法实在让我生气......

以前我对《鬼灭》有偏见,觉得《鬼灭》这种剧情质量的作品,凭什么超过《千与千寻》、《你的名字》、《泰坦尼克号》等神作登顶日本票房影史,看到《哪吒2》登顶中国票房影史时还下意识将之对等。

现在仔细想一想,或许是我冤枉鬼灭了,虽然《鬼灭》整体(特别是后期)剧情不太行,但无限列车篇章的剧情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情绪引导很有感染力,对剧中人物给足了尊重,台词表达效果也合理恰当,特效更不用多说,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拿个日本票房第一也还能说得过去。

但《哪吒2》嘛......能让我对《鬼灭》释怀,甚至高看它一眼,也算大功一件。

一开始并没想去看,但朋友一直跟我说特别好看,引起我的兴趣。于是昨晚在陪他三刷的同时,自己也顺便凑凑热闹,领教一下这部中国新的影史第一。

结果只能说差强人意,起码特效是值回票价的,而剧情特别是剧情节奏上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希望下一部《哪吒3》以及其中的“哪吒”角色能再动动脑子,《哪吒2》引发如此轰动,《哪吒3》会惹来更多人的注目,如果还是简单的无脑燃的话,我估计口碑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