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改编的魔爪伸开,《花束般的恋爱》被摆在了各个公众号的餐桌上,但更多的不是作为一部电影、甚至爱情片,而是作为一种恋爱模式、或者特定的都市人群。“花束般的恋爱”如同一件可笑的展品、或者孔乙己,一件件叙事被剥离、溶解,然后悄无声息地嫁接为玩笑,我试图弄明白,是什么使它变得如此之轻。
文艺青年的恋爱能指,实际只是绕开本质原型,从语义上诠释爱情的捷径。一同欣赏的电影、交换书籍、把耳机分给对方一半的相反意见,这不仅是行为代指了心灵,更是以对文艺的品鉴代指了人格,即文艺是通往二人私密世界的通道,在那里我们可以远离人群,分享自身压抑在社会化下的欲望和伤痕。
所以,文艺恋爱遮蔽的是,那个通往私密世界的通道,原本是爱情本身。正是因为爱情独属于私人,那才是上了锁的安全屋,这种独属也赋予爱情隐秘的意义,也是无法容忍背叛的原因。文艺恋爱体现的是后现代嫁接,它呈现出不堪一击的独特性,如果把洪常秀候麦滨口龙介影迷都拉进一个群,文艺通道的文艺恋爱无疑将引发一场群交。
《花束般的恋爱》讲述的是文艺青年的爱情吗?这个问题必须被具体回答。
首先,《花束般的恋爱》诚然讲述了一个后工业时代的故事,他们因电车晚点而结识,最后将片刻驻留在谷歌地图,无机质的城市规律作为叙事的底层逻辑存在着,由红绿灯控制的接吻时间都化身为浪漫,而贯彻期间的甜蜜回忆,都是他们消费的方式。在如今的快销社会中,消费行为已然渗透进人格。你消费快时尚品牌还是古着、抖音打赏还是逼站大会员、塞尔达传说还是原神启动。寻求文艺恋爱与寻求宅男女神是同一套逻辑——指望对象因理解你的消费方式而理解你。在遍布景观的拟像消费中我们看到一种荒凉,人类好像失去生活的独创性,而拥抱结构主义的对号入座,不是我们构成了社会关系,而是社会关系构成了我们。资本社会的高效分化,早已不是什么隐秘。
你也许从这般凝视视角中感受到惊悚,没关系,这是笔者有意为之,让我们再从这种法兰克福学派的高度警觉中脱身,回到我们自己。
你真的下定决心从中脱身了吗?每年发布的苹果手机,或者淘宝对独立设计品牌的廉价仿品,或者你钟爱的歌手与作者,或者小红书对每一个目的地的攻略。你是否真的在抵抗赛博朋克义体改造,或者与之相对的,你期待另一种明确的指向乌托邦的强权指引,而不是如今让自由意识陷入不皦不昧的境地。说得更直白一些,在消费主义以后,就没有虚无了吗。我们在后现代解构掉压抑我们的意识形态以后,发现那些曾经支撑激情与理想的事物也是被构建的。在工业革命之前,我们的爱情是否更美好;在书信很慢的年代,我们是否就只爱一个人。在《午夜巴黎》式的循环论证中,好像对于文艺恋爱最为抗拒的,是一种更为文艺且文艺本质主义的思想,一种不愿被曲解、下放,洁身自好的爱情理想主义。
而《花束般的恋爱》则是一种天真的视角——组成我们造型的,也必然是我们的一部分。而影片,甚至没有这样回答,它们只是自然地发生了:不是因为你我抢答出押井守而一拍即合,而是在追上你后努力用这个话题开口;不是因为你恰巧包里装了本什么书,而是因为你说“在电车上摇摇晃晃”而觉得可爱。正如帮你拎一袋卷纸,临别却都忘了这件事,因为那只是想陪你走一段路途的借口而已。他们既不够宅,又全无现充的外化,实际上他们是那么普通,不够穷困又远无法跻身中产的东亚新生代,他们的文艺生活真的有那么显眼吗。
在国产改编短文的解构中,那些具体的本土编导生品味的艺术家条目让人忍俊不禁,却一直有一个元素是被普遍避视。关于街角的面包店,好像大家都不太能轻易的找到替代物,只能用好利来联名一类的知名连锁品牌博君一笑。因为那些屈居一隅的私家小作坊,很难找到具体的集体记忆点,它们总是私人而区域性的记忆碎片,组成你某个生命阶段的气味,它们又如此容易消亡,是我们最怀念的、最古典的那种消费,在如今甚至被附上人文精神的意义。
所以,重点不在于情感的消费,而是消费的情感,因为那早已是生活中的一环,哪怕是现如今孩子们童年的电子气息,也将是他们记忆的一环,轮不上谁来傲慢地指摘。现代生活也是如此,它不是金色梦乡,也不一定是机械霓虹,它处于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工业流水与私人订制之间,即杂糅的现实,于影片中流淌出来。
《花束般的恋爱》是一部伪后现代电影,真正后现代的是观众。电影没有拼接任何其他媒介或素材的特质于表现之中,自始至终,镜头的主体是相靠近又相远离的二人。这也如面包店的那一部分,无法被反向形式化,它们是这部电影的实质。也因此,没时间看电影和成功学书籍只是铺垫,苏打对面包店的冷漠态度,才是他最重要的转变。工作,不是让他丧失了对文艺的兴趣,而是挤占了他容纳其他事物的心灵,他已经不再意识到面包的背后是两位老人,而再之后,是两人爱恋的依据。
只是,我们再回到题目。谁杀死了花束般的恋爱,凶手是后现代观众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这需要提及本片真正重要的部分,也是笔者的答案——《花束般的恋爱》是自杀的。
回忆影片最难顶的泪点,大概是餐厅分手的戏,一对与年轻的模样相仿的情侣,演绎着时光驻留,任何念旧的人都不得不在此时破防,即便一切都已改变,而牵连我们记忆的信物如此普通,仿佛随处可见,但又只有我们能懂得。于是更加社会化的苏打说结婚吧,他没有给第一次的propose一个回应,而是意在求婚就是如此,它不是浪漫化的表征,不是你想象中的温馨场面,而是血肉事实。为了我们还能享有那种时光而结婚,为了我们已然庸碌的生活而结婚,接受我们的变化而成长为大人。
跳过婚姻与爱情分离的简单层面,其中的问题,不在于脆弱,而在于犹豫:究竟是因为他是曾经爱上的那一刻之人而爱他,还是因为是他而爱他的全部。但女主没有表现出多少犹豫——一定是那一刻。可以用多种词语形容她的表现,幼稚、清醒,甚至是无情,实际上,她选择的是一种生活,而不是生活中的那个男人。于是我们看到结尾,苏打并不是西装革履的社畜模样,他与那个人行桥上计数的男孩别无二致,侃侃而谈。他们背向着挥手,仿佛还保有着不言自明的默契。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尾,既然两人都没有改变,那他们分手时那些剥离记忆之痛,难道是毫无意义的吗。这将发展出最关键的询唤:正是因为我们的分离,才保有了我们彼此的原型。
也就是为什么,苏打吃了那家大牛扒却没告诉女主;也是为什么,他们在确认分手后因为房租未到期而继续生活的三个月,仿佛重现了旧日时光。《花束般的恋爱》杀死了花束般的恋爱,因为它讲述的是生活的故事,生活是随时间步履不停的箭矢,而爱恋是终将凋敝的花束,比起将恋爱化作婚姻之重,本片讲述的是离别之轻。轻轻地落在两个正反打、轻轻地挥手,这样的叙述,如漫长念白结束时的一声气声,越过故事里点滴积累的甜蜜以及其轰然倒塌,带来游丝般的籍慰。
那些空洞而美好的日子,由谷歌地图记得。在那些批判性的话语里,工业时代是无机质的城市与电子世界。而此片予以否定。它们分明是有机的、被我们赋予生命。那些一起看过的电影、翻过的纸张、到地铁数十分钟的路程、被祈祷的红绿灯,它们即是曾经的山林,是划过车窗外的风景,那么,陪伴我走过这些风景的你,是否也是风景的一环。在这个纬度上,“花束般的恋爱”无疑是对爱情的轻视,它不仅描绘当代人对待原始情感的孤独,更是我们对这种孤独的接受;在隐性层面,它承载了人类形态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可以不被视为一种异化;它不来自上个世代悲悯性的凝视,而是在说,我们就是如此生活的。
至此,对《花束般的恋爱》故事大纲的填词游戏也就无足轻重了,将某种真切拆解成片段,将电影拆解成短视频,大概也将成为这一代(也包括我)同化兼收的一部分。而后一半,大概是没有人感兴趣的部分。电影中,那个将所有包裹都扔进海里的人只会出现在电视上,而看电视的两种人才是我们——一种极尽轻蔑的玩笑,一种则不敢声张地羡慕着。我想我们就是这样生活下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