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许多片段很美,随着情节推进,画面越来越有魔幻现实的感觉。剪影对黑白对比的应用很好地展现了善恶冲突,表现主义式的构图将诡异紧张的氛围渲染得极为到位。
剧情来说一条线是类似“伊甸园”的叙事:在这里有失责的丈夫,蛊惑人的魔鬼和被引诱的女人。
在故事中父权是失落的,一切悲剧的起点是“男性”的缺位与失责。片中最接近传统男性形象的是主角的父亲(青壮年),但他经济萧条下无法赚到钱,无力履行“养家”这一当时的传统父责(传统社会也开始崩塌)。这促使他男性的暴力禀赋从守护引向抢夺,乃至犯罪流血。正是他的罪引来魔鬼,而他的死亡及缺席也开启了一系列悲剧。河边老人(老年)沉浸在过去,没有家庭和地位,是孤独的社会边缘人,他本是约翰求助依靠的希望,却醉酒无能。店主家的丈夫(中年)是懦弱的,在家庭中也是从属于妻子。约翰(男孩)是尚未长成的孱弱儿童,潜能还未展开。电影中这些男性虽然均对假牧师有过一定的识别与抵抗,但无一成功。
在男性失守之下,魔鬼趁虚而入。假先知是非常典型的魔鬼形象,他“和女人彼此为仇”,憎恨女性,偏爱猎杀寡妇——那些失去了“自己男人”的女人。他的角色设计令人印象深刻,随身携带的匕首、标志性的love&hate纹身,放日漫里也不违和。他外表风度翩翩,内里是“披着羊皮的狼”,以谎言蛊惑他人。牧师、丈夫、父亲都是父性/权威的身份,魔鬼取了这一空出形象,他是虚假的牧师,利用宗教操控他人而取利;是虚假的丈夫,不爱妻子,甚至不通过性从女人身上获得心理/生理愉悦,对薇拉是彻底的性拒绝;也是虚假的父亲,试图谋害自己的继子女。他来到不是看守,而是吞吃。
片中的女性则因需求被其利用。卢比家中没有男性,在青春期因着对异性的幻想、对爱情的渴望对其念念不忘。孩子们的母亲薇拉则更复杂一些,她是缺少主见的性格,易被他人影响,受环境规训而有自我贬抑的倾向。因着不义之财她的精神处在一种软弱不安的状态,加强了内心本有的罪咎感与羞耻,她灵性受苦,假牧师利用了这点,羞辱、对她身体欲望的否定反而是迎合了她自我确认有罪/想获得救赎的心理,形成了施/受虐式的释放,使她更为依赖顺从。她某种程度上被死本能操控,甚至放弃了作为母亲对孩子(生命延续的象征)的守护。
薇拉的死亡场景是全片我最喜欢的段落之一,表现主义的尖锐几何结构,音乐与画面混合出哥特式的神秘之美,一切有一种超现实、精神性的仪式氛围。女人躺在床上双眼注目虚空——她甚至没有看哈里,她知道假牧师的真面目,但男人的到来本身被她视为了一种上帝的命定,魔鬼是上帝对她施行审判与圣化救赎的工具,她没有反抗,顺从了死亡。究其心理深处,是一种结构的倒置——上帝确然安排与护理,但”上帝的旨意“其实是被当成了工具,来满足她解决罪疚的心理需求。薇拉的精神层面运作的并非悔改或恩典式救赎,而是”通过认罪、审判、受罚获得平静与升华“,想要解脱的个人意愿投射为她的信仰模式,魔鬼迎合并放大了她的隐秘欲望,带她以接受的姿态走向了毁灭。
她的尸体沉入河底,头发水草一样飘动,身体仿佛发光,显得宁静而美丽。水是净化与纯净的象征,女人进入水中,离开了魔鬼游荡的大地,这也是电影情节的转折处,由此第二条叙事占据主线,即”孩童摩西顺水漂流躲避追杀“的叙事。
电影是以儿童视角展开的,他们比成人更敏感脆弱,这是一个对孩子怀有恶意的世界,他们同受父母罪的后果,大人们的失败使孩子们被迫承担了太多。约翰与父亲的精神上更为亲近,他从父亲接下了保守秘密和照顾妹妹的约定,这是种男人对男人“长兄如父”式的父责传递,但同样也使他背负了父亲罪恶的遗产。约翰机敏勇敢,与假牧师周旋,强大的邪恶势力在迫害他们,一如法老逼迫婴儿摩西,像希律王追杀孩童耶稣。顺河漂流的画面质感宛如黑暗童话,河流提供了保护,魔鬼不能涉入水中,但他沿岸追逐,夜以继日,孩子们不能以暴力对抗邪恶,只能忍耐、躲藏。在假牧师被捕时失去父亲的创伤再现,约翰的情绪爆发,他不再固守从父亲而来的命令,而是出于自身的情感发出拒绝,他对父亲的过错让家庭毁灭、让自己及家人承受如此之多心怀怨怼,孩子们不在乎钱财,妹妹可以用钞票剪纸,他们爱着父母,想要父母在自己身边。约翰不再是无声被动的接受,而是自觉自我地表达,在这一对父亲/父性形象表达爱与怨的时刻他也实现了对父权的扬弃,也标志了他主体性的觉醒和成长。
失丧生身父母,经历继父继母,通过”在岸上-入水-回到大地“的洗礼,约翰最终来到库珀太太家并卸下了重担,真正回归了自己,回归了孩童的身份,他像摩西、耶稣一样是真正男性长成的希望,也是库珀太太家第一个男成员。
库珀太太则是与假牧师对位的善的代表,是作为母亲的形象。父亲不在场、父权畸变为恶时是母亲看顾孩童。她是非血缘的精神的母亲,在她面前性的引诱失效,她也不被巧言的布道迷惑。小镇人只看外表,不能分清善恶,从听信假牧师到打倒他要么是轻信盲从,要么是道德主义狂热,而库珀太太则在生活中以朴素的行动照顾关爱孩童,接纳引导他们,给予体贴与陪伴,行合上帝心意之事。她拿起枪来以武力守护孩子,黑夜中库珀太太与假牧师剪影对峙,后继的母亲与后继的父亲合唱了同一首赞美诗,爱与恨,善与恶,温柔与残暴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一边结出生命的果子,一边结出死亡的果子。
风吹雨冷,孩子们默默忍受,这是堕落后失丧了与天父上帝关系的世界,很多人处于贫困,弱小者受到压迫,人们在罪中互相伤害,魔鬼在空中掌权。而猎杀寡妇的假牧师哈里最终被这位老寡妇击败,库珀太太看见世界的罪恶,仍谦卑祷告、仰望上帝,肯定着弱小而坚忍的生命。黑夜中有邪恶在游荡,一名孩童在这样的世界中逃脱了恶者的追杀,胜过魔鬼胜过死亡,他是那位完美的新郎,有丰富的慈爱并万有的权能,因着十字架所成就的,跟随者们也可以怀着盼望,在这个世界之中、在生活之中、在忍耐之中,结出真正好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