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全程被殷郊法相吸引,觉得这一定会是影响路人进场的最大败笔。二刷后观感没太多变化。但三刷的观感好了一些,在我看来,封神第二部的整体质感确实不错,只是比第一部少了一些史诗感,多了一些拖沓感。这种拖沓感来自于很多方面,铺垫不够的镜头和很多细节的缺失,以及最后的犹豫……

但整体肯定还是7分+的电影质量,这点我深信不疑。好的地方挺多,比如一脉相承的服装质感,还有肉眼可见精进的雷震子和墨麒麟特效,但影响第二部的还是那些无法被忽视的缺点????????

邓婵玉和姬发的情感我依旧认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与其讨论一定是“战友情”或一定是“爱情”,不如说还没等到真正的爱情产生时,邓婵玉就已经死了。如果邓婵玉一直活着,可能真正的爱情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人的情感是复杂的,用简单的二元标签去盖章“男女情感”未免有点不够人性化。这俩人更多的是对彼此身份和处境的互相理解和认同,俩人到最后或许是有情愫,但不多。整体还真就是友情以上,爱情未满的状态

但这次最让我以及大部分观众觉得很不好的,还是最后法坛的部分。导演一方面通过剪辑营造西岐民众的紧迫感,另一方面让姬发进入法坛后又行动迟缓,没有了第一部的果断痛快。剪辑的也好像是他只舍不得邓婵玉,这不怪观众,就是导演对“仁爱领袖”的理解和观众到最后想看到的“仁爱领袖”产生了偏差。我理解导演的意思,但作为一部完整电影的结尾,确实不应该想太多……这会影响观众对整部电影主角塑造的好坏判断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回去建议导演,姬发可以唱歌,但不应该唱“有女”,而是唱那首让邓婵玉感受到西岐温暖人情味的“乐土”,并且也应该让邓婵玉立马消失,过于依赖主角光环就会落于以往好莱坞剧情大片的俗套。

殷郊法相的面部肌肉和中二手势动作依旧让我想笑,但我自始至终都认同导演对殷郊三个人格的创作逻辑,被父亲杀了之后怨气太深,人格分裂是很合理的。但最终呈现效果确实多了一些喜感,这也是最劝退路人的关键因素。如果有第三部,希望一定重新精进殷郊法相。

喜欢这部的人可能也不少,但相比于第一部的快节奏和不拖泥带水,这一部的“不够爽快”让自来水产生极大落差,我十分能理解。封神第一部没有大问题,但第二部有无法忽视的大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两部电影中我确实看到了中国工业电影勇敢的尝试努力和还不错的呈现。依旧会期待第三部!!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2025)6.02025 / 中国大陆 / 动作 战争 奇幻 古装 / 乌尔善 / 黄渤 于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