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法体系中,Prima facie “初步证据”是当事人推动案件进入审理阶段的最低要求。】
并没有一看完这部电影就写观后感,是因为这之间有几个需要讨论和思考的问题。不可否认,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复杂。有关性同意这件事的讨论,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是有利于女性的,这也反映了人类两性之间最深刻的显性矛盾。
但是,有一点需要消化和理解的是,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必须在充分必要的前提下谨慎的进行。当法律越来越“细”,越来越以其社会性的矫正,打破原有的生物自然属性的话,人类也会面临灾难。在当代快餐、代餐型的社会模式下,为情而动已不多见,人机模式取代了日久生情,情绪价值取代了心有灵犀,这些“刻度”像尺规一样,都是对人类自然而然的本能的销蚀。
具体的说,性同意的问题,在东方国家,鉴别就更为艰难。女性在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下,更喜欢以含蓄的方式被动表达同意。到底是情怯还是婉拒,哪能说得清。性同意更像是对一场双边关系的性质判定。那受困和受害程度,有没有一个量化标准呢…这些都是需要谨慎面对的。
但,最终我还是想说,也十分肯定的是,无论站在什么角度,法律必须更保护弱者,是对的。所以这部电影从司法的视域,提供了程序上理应有的正义,本该而未能进入法庭女性陪审员,被反复质问具体情节并未得到尊重和正视的女主,那张被手捂紧的嘴,那些在你左边右边的人,这些问题都作为“初步证据”进入了大家的思考中。
所以女性主义是什么呢?是举大旗还是掀桌子?我觉得,是尊重每一个平等的主体,是默守正义,是跨出第一步的初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