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看了。
给到8分一方面是很喜欢编剧的一些台词(那年我们滤镜),一方面给到喜欢的演员们,还有一方面给到别出心裁的镜头/取景。
先来说说这部剧的问题。最大的感受是故事浮于表面,故事情节叙述尴尬,有些情节表演也很尴尬。其次,整体摸不到重点主要情节/线索,整个碎碎的一盘,很难做到情绪递进。
本剧如其名,比起剧,更像电影的拍摄手法,画面很美,运镜很有巧思,也有很多致敬。故事很淡,人物刻画有细腻之处但仍给人的感觉浮于表面,个人认为是缺乏心理转变的刻画描写,可能因为需要不断推进故事而有所忽略。
本剧拍摄了很多“浪漫”的场面,一起被落下、夜里少人的大巴车、不在同一处的电影、一起在医院长椅睡着、设计各种“偶遇”、花田里开敞篷车……画面很美,景色很美,很像一幅画。能看得出来确实想拍“浪漫”电影,也拍得很好。
但对于《那年我们》的粉丝来说,这部剧的故事性不强,也不够细腻,没有拉扯感,也不太有cp感。曾经我以为我是偏爱崔雄这个角色的,现在我明白,我更偏爱妍秀,偏爱她不太拿得出手的那些,偏爱她真实赤裸很难甩掉的那些,那是我偏爱的普通人的无奈。
说回本剧,可能“浪漫”+“电影”本来都是悬浮的东西,所以我的期待有些落空也很正常,希望后来看到这部剧的观众们都能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它。
如果是因为那年我们来看这部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