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正在过程不在结果,全剧绝大部分都在为了实现目标和努力,但当目标真正实现那一刻又没有那么快乐。
反而最让人享受的是过程中的美好,比如黄雨萱和李子维的高中生活。比如李子维假装自己是王全诠追求黄雨萱的那一段。
看了这部剧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高中,但是我的高中并没有剧情中这么精彩,看了结尾发现男主居然是许光汉,怪不得这么帅气潇洒,也看过他以前其他的剧。
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偶像剧,因为他的剧情实在是。太引人入胜了。这是一个又有颜值又有深度,还有看点的好剧。摄影摄像像还有音乐都很棒,我最喜爱的伍佰还有想见你,非常神奇的是,反复出现,但又从未让人觉得反感。
这样慢节奏的好剧,看着看着就像是过完了一整个青春。许多个凌晨的夜晚。穿越到了1998年。看完他和看完西游记的感觉是一样的,总觉得不止26集,但是他真的只有26集。每一集都好看,每一集信息量都很大,每一集都有喜怒哀乐。
就是结尾戛然而止了,我总觉得他会给那么一个篇幅去讲李子维和黄雨萱相遇的故事。结果他留下的篇幅太少了,到大结局的时候我一直在盯着镜头条看看是6分钟还是4分钟,结果到了最后的最后也只给了一些留白的镜头,没有给出太多的剧情。
留给观众想象空间,让观众回味无穷,的确是一种漂亮的处理方式。对于如此喜爱之不觉的我们。还是希望能给一个明确的结尾,当然明确的结尾就是他。又以某种神奇的方式相遇了。
我分析这样的结果有两种原因,第1种原因就是。这一块实在是太难写了。制片人和编剧也不知道观众想要什么口味,而且众口难调。以后相遇还是不相遇,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不如不把这块明确写出让观众自己去想一想另一方面就是偷懒,现在拍上课已经质量高了,就不再去增加更多的内容,避免降低整篇的质量了。
导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反复观看的剧,因为它的结局本身反倒没有什么意思,你只有从头到尾把它看完,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剧的深度,他要改变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被否定,被忽视,被冷漠,没有人关注我。如何变成黄雨萱的?
这很像是高中时候从蜕变到大学时候的我。说相声真的改变了我许多,我也是一个常常被忽视沉默寡言的人。变成了一个开朗的乐观派,逢人就打招呼讲笑话。然后经常。做一些好玩的事情。从大一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不错的人际关系。
其实非常喜欢黄宇轩,他和李子维的扮演者真的太厉害了,尤其是黄宇轩,他一直在饰演两个不完全不同的角色,而且非常的像,让观众也可以看出来这两个人物的不同一个非常的开朗。热情很有自信,一个非常的悲观,总是低着头,没有笑容的状态。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演技。完全切割开两个角色厄对于李子维来说就相对没有那么困难了,他只是记忆的长度的不同,性格始终没有变化,因为王全胜本身就是李子维。
总之这是一部。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剧。我也知道这样的剧也是多年难得一遇的。我相信我会再次的观看他的精彩片段,然后也会关注到他的演员导演和编剧,他也可能会成为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助眠的重要背景音乐之一。
喜欢黄宇轩,喜欢李子维。最让我感动的一刻就是黄宇轩第1次过生日那一天。李子维悄悄买了蛋糕,11点多给黄宇轩打电话的时候被他发现了。那一瞬间在电话里到面对面说话的场景,真的让人心动。
全剧告诉我们过程主义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看首相日猪 消费主义陷阱 回忆主义陷阱
小时候妈妈经常买一本杂志叫世界之友,里面有一个板块,我很爱看,就是讲一些古怪离奇的事情。到后来看手机也很喜欢看一些猎奇的日常生活中没有的。而英国首相日猪绝对是一个爆炸机的新闻在各大平台上类似的新闻,在不断的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有时候 ...
如果那天我没有破门而出
一切的一切,在那个船长吃方糖的那一刻,我读到了内心的答案。我不知道船长在说些什么,现实也好,钱也好,勤俭持家的太太、照顾父母子女的妻子,我读没有听到。这一刻,我只知道,和船长是驴唇不对马嘴,并没有孰高孰低,我只是觉得就像是穿上了不合 ...
He didn't kill anyone in the war. but he is the most brave in the war.他在战争中没有杀任何人,但他却是战争中最勇敢的。
他不摸枪,宁可被被关在军事监狱里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也正是他的这个信仰,让他在决定的时候,一次又一次的想着: Let me help. Another one 让我再救一个吧。他始终在坚持着自己所认为的事情,即使没人理解,即使看似不 ...
孩子只是想要朋友,只是,想要朋友。但这个军官,包括德国纳粹,却不想要“朋友”。
孩子为了和朋友交流,可以等待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可以跨越到朋友的世界去帮他找父亲。而这个布鲁达的父亲却在焚烧着布鲁达朋友的父亲,这个小孩和这个军官对待朋友的方式是完全相反的。其实这可能也是作者的一种戏剧性讽刺,形成鲜明的对比。军官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