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好的剧或电影,是这样的一种内心被填满的感觉,你让我一下子说些什么千头万绪的说不出来,所以只能打开影评,一点一点的码下来,才可以让内心的东西释放,等待下一次被填满。
终于,收官之集《重庆篇》,没想好标题之前,请允许我用地名来命名这集,或许之后提及或想起这个地方,便能让我回忆起这集最后在广场上留下的欢歌与笑语,是happy ending,也许不是这位母亲与他的孩子,时空人物交错中,有当下的互相注视与欣赏,有未来的无限延伸与往往复复的羁绊。
你为什么而离开家——孩子们的梦想与现实
故事里的文杰是一位一心想把舞蹈作为事业,和母亲产生冲突而离开家里的小孩,他说当时四室的房子里有八个这样的小孩,住在上下铺,为了学习舞蹈离开家。当下的他,除了舞者也是一位街舞老师,在镜头里看到他专注专业的教孩子们帅气的地板动作。在我看来,他已经是在权衡了梦想与现实之后,付出了不尽汗水与努力找到了属于他的一份小小事业。
当伯远作为故事探访人和他一起回到老家,在广场上等到和阿姨见面,寒暄过后谈到儿子的梦想和努力,他探头听妈妈和伯远对话的那个场景太触动了。明明是这么在意母亲评价的一个的孩子,却再一次听到“不认同”三个字,是多么的痛心啊。镜头里伯远没有去反驳或者再去解释,了解过他的人会知道,这句话也像是刀一样扎在他的心上,精准的,不偏移丝毫。此时是有一点窒息的,三个人明明呼吸同一片空气,却无法交换心境;这句话也精准的扎在不被父母认同的每一个孩子心上,感谢这个停滞的镜头,你的我的他的她的,都可以陷在自己的万千情绪里。
文杰,我不知道怎么传达给你,希望你也能有强心脏,希望你也能像伯远一样热血梦想永不消亡,希望你也能知道那些明面上的反对确实是母亲内心的爱和不安,化解或者放置,都是一种解法。
家——父母的守护与寄托
镜头转到文杰在老家的房子,一个不错的小区,却是毛胚的状态,十年了。本来我们都可以视而不见的,看过预告其实节目到这儿也就是安排文杰和伯远做一顿给妈妈的饭,达成一个小小的和解;可是伯远认真的一字一句的对文杰说出这个房子的状态别说妈妈令他都很难受,坚定又小心翼翼的告诉他,有空或者条件再好一些的时候,一定要给这个家简单装修一下。
而在敏涛老师探访的广场舞姐姐之一萍姐,住在交通便利的高档别墅里,曾经下厨手艺了得而因孩子离开家而变得生疏。她常常就在这个华丽沙发上放点音乐就睡着了,微信给自己取名“独角戏”。
也许对于母亲来说,孩子不在家,家也不再是家了。孩子们总是为了梦想、为了工作冲冲冲,也请看看,被你们落在身后的父母,察觉一些需要与被需要。
广场——看看我的舞台
看了有些评论,说广场舞似乎和片子在讨论的两代人关系并不太搭边,伯远探访的文杰一条线和敏涛老师探访的广场舞小姐妹一条线是平行而不相交。没错,文杰的妈妈并不跳广场舞,广场舞小姐妹的孩子并没有从事舞者的行业。但是我想,广场舞只是这天下万千妈妈的一个的小小标签,就像喜欢集体出游拍照一样,而舞者只是这天下万千孩子的一个平凡工作,就像现在大多父母亲都无法准确描述孩子具体在做些什么一样,更无法照拂。只是,当音乐响起,两代人在同一片广场是起舞的时候,此刻互相的关注与欣赏,鼓掌与欢呼,像伯远说的希望妈妈们知道,当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也有自己的舞台。同时,并不被父母看好的舞者得到了其他妈妈的欢呼,恍惚间是不是也能得到一丝慰藉。
在交错的人物和时空里,亲情是相通的,就像节目给了我们一个Happy Ending,亲情的内核是来自底层的爱与欢愉。但生活、家庭、梦想与工作的矛盾冲突并不会结束,当下的和解与放下,无论是畅快淋漓的一段舞、和兄弟的一次火锅,还是一场和姐妹的广场舞、儿子做的一餐饭,都是人生的解法、角落里的温情。
感谢这一段奇遇,收官快乐。